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语文生活化作业设计与评价初探
摘 要:“双减”政策要求减负提质,新课标倡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可以尝试聚焦生活,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设计科学可行的生活化作业,如:项目式、主题式、学科实践等,让学生参与、体验,提升语文素养。作业评价也应该由单一的纸笔测试,改变为过程性评价。
关键词:生活化;项目式;主题式;学科实践;过程性评价;语文核心素养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语文作业及评价是“双减”政策落地的有力保障。要想减少低效、重复、机械性的作业,可以研究生活化作业,聚焦生活创设真实的场景,设计科学可行的项目,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完成作业,提升核心素养。
一、生活化作业设计
1.项目式生活化作业设计
项目式作业是指学生围绕某一具体学习项目,通过合作探究、实践体验,获得知识技能的作业。项目式作业要求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理解运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现代诗歌”,可以设计“轻叩诗歌的大门”项目式学习。
“轻叩诗歌的大门”项目式生活化作业设计
〔设计目标〕
1.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编写儿童诗等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2.进一步了解现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诗海拾贝
(1)收集现代诗歌。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整理归类。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交流收集的现代诗。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活动二:与诗同行
(1)学写现代诗。
(2)合编小诗集。
(3)举行现代诗歌朗诵会。
项目式生活化作业设计要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环节,使学习更有实效。
2.主题式生活化作业设计
统编教材以不同的主题组建单元,如,传统文化、科学探秘、季节变化、风土民俗等,教学时可以设计主题式生活化作业,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是“金色的秋天”,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学习写日记”,作业设计可以这样呈现:
“金色的秋天”生活化作业设计
030301: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他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明朗”和“凌乱”什么意思?请你联系生活,说一说吧!
030302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030303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吧。
030304
《听听,秋的声音》把秋天比作一座辽阔的音乐厅,你听到了秋天的那些声音呢?请仿照课文也写一段诗歌吧!
030305
学习写日记。借助例文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主题式生活化作业设计应遵循趣味性、整合性、过程性原则,注意课内外、学科间内容的整合。
3.学科实践生活化作业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学科实践,是指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即学科专业共同体怀着共享的愿景与价值观,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典型做法。学科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行结合的学习方式。
中原地带,历史文化悠久,可以设计“我爱家乡”学科实践学习项目,一是让学生亲为亲历寻访家乡的美,体悟家乡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是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调查走访、探究和发现,撰写报告的能力。
步骤一:具体任务
本学期,五年级要开展“我爱家乡’学科实践活动,节假日请大家来一场濮阳之旅吧!
“我爱家乡”生活化作业设计
050101 调查家乡历代名人,查阅资料,参观场馆,了解家乡历朝历代名人事迹,形式视频文字等资料。
050102 查阅家乡名称的来历,走访家乡博物馆,访问长辈,了解家乡的历史。
050103 参观家乡风景名胜,用相机记录,用文字阐述。
050104 调查家乡美食,亲临正宗老店、小吃街等,品尝家乡美食,用笔和相机记录自己的体验。
050105 走访家乡历史古迹,参观场馆,记录历史。
步骤二: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家乡文化探究,完成调查报告学习单。
(一)我爱家乡调查报告学习单
(二)撰写调研报告
根据自己的调查走访,学习撰写调查报告,梳理思维,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步骤三: 成果汇报
举行成果汇报会,汇报自己在整个项目学习中承担的角色,完成的任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展示笔记、感想、照片、视频、绘画、手抄报等,可以做成PPT上台讲述。
“学科实践”生活化作业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空间,除了对学生的学科知识检测外,还能引导学生梳理探究,形成结论,作业更加关注过程性思维。
二、过程性评价
小学语文生活化作业的评价,适合运用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在学生完成真实任务时表现学习成就的评价,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完成任务时采取的策略,态度与信心以及广泛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维等多种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它能够很好地评判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参与的能力。过程性评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使学生不断调整和规划自己的学习行为,创建更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利用评价引导自己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2.崔允漷:学科实践,让“自主、合作、探究”迭代升级;
3.王月芬: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