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关于幼儿园家园共育途径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理论的普及与实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在幼教过程中家庭配合的重要性,只有幼儿园与家庭联合起来,共同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发展个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幼教策略,才能发挥出幼儿教育的最优效果,共同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在本文中,探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方法, 提出家园合作共育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园共育;教育途径探讨
引言:幼儿的年龄在3到6岁之间,正是心理健康成长、能力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成长不仅仅需要幼教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还需家长为幼儿营造健康积极的家园环境,如若家长将幼儿成长教育完全托付于幼儿园和教师,对幼儿的成长缺少关注和参与,将会造成亲子关系疏远,幼儿园教育效果不理想的结果。幼儿园和家长都应该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并增加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共同为幼儿构建一个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创新多种家园的联系方式
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一部分家长对幼儿的成长教育缺少参与,将全部责任全都给予幼儿园和教师,较少机会与教师针对幼儿成长问题的沟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教师应积极创造与家长沟通的机会,构建便捷的沟通平台,让家长能够认识到参与幼儿成长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家园共育。
教师可利用开展家长会议的形式,以一个月、半年的阶段性频率,向家长介绍幼教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开展方法,与家长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沟通交流,吸取家长的建议,针对性制定不同幼儿的教育策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成长需求。还可利用填写问卷的方法,为家长表达幼教看法和特殊情况提供有效途径,也方便教师回顾,翻阅不同家长的不同要求,根据问卷结果改进策略,优化教育方法。幼儿园教师还可不定期地针对不同幼儿展开家访活动,了解幼儿的日常生活空间和情况,观察家庭教育环境,尽量解决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客观因素和潜在危害,为幼儿提供更符合家庭成长环境的个性化教育。
二、鼓励家庭参与幼儿园活动
为了更好的让家长参与到家园合作共育中,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多种主题的亲子活动或是丰富多彩的趣味游戏,让家长更有参与感,增加与教师沟通的机会,同时还能与幼儿建立更亲密的情感,增进亲子感情,为幼儿营造健康温馨的家庭氛围。
教师应当根据客观因素和实际情况的不同,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家长抽空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例如,设定“一日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先首先让家长在统一的区域内,观看幼儿一天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影像,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流程更加全面的了解,然后让幼儿做家长今天参观幼儿园的“小老师”,促使家长带入幼儿的角色,体会幼儿园生活,家长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生活问题和成长需求,更好的把握幼儿的成长轨迹和家庭教育。
教师还可组织多种亲子游戏,例如,主题阅读活动:幼儿与家长共同阅读绘本,时常交流阅读感受;健康户外运动:幼儿与家长选择感兴趣的体育器材,在运动中培养默契,锻炼幼儿身体素质,增加亲子美好回忆;亲子手工制作:教师设定主题,“小鸟”、“房屋”、“大树”等,在家长的帮助和监督下,幼儿剪裁卡纸、拼接、粘贴,制作图画。让家长通过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参与到幼儿的学习和成长中来,了解影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的因素,为幼儿提供支持和鼓励。
三、建立问题的高效反馈机制
在家园共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沟通不顺畅情况,或是家长针对教育策略有一定疑惑,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建立家长问题的高效反馈机制,让家长有反映家园共育问题的渠道,也能及时对家长的问题进行回答和解惑。
可定期开展家长反馈渠道,通过填写反馈表的方式,将自己的建议反馈给幼儿园或教师,促使教师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商定解决方案,优化家园共育策略,让家长安心的同时,提升家园共育的效果。还可通过邀请幼教专家和家园共育研究人员开设讲座和问题指导会,教授家长有效与幼儿沟通的方法、应对幼儿出现负面情绪的策略、启发幼儿艺术潜能的手段等。也可让家长相信幼儿园,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及时与幼教老师取得联系,共同商议对策,针对幼儿的性格特点、成长环境和最近表现,采用温和引导式的方法帮助幼儿调整状态,避免家长采用强制改正或约束行为的错误方式,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效果。
结束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联系家长共同针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制定教育策略。通过家长会议、调查问卷、家访等形式,增加幼儿园教师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创设多种主题的亲子游戏,鼓励家庭参与幼儿园活动,与幼儿共同创造美好体验;建立问题的高效反馈机制,保证家长有可以提出建议且高效得到反馈的渠道,促进家园共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共同为幼儿提供更加贴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幼教策略和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双重关注下,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妍妍. 家园共育 携手同行——幼儿园幼小衔接的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07):172-174.
[2]李欣欣,王晶. 幼儿园家园共育网络构建的问题及对策[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3,37(02):129-132.
[3]宋平,俞晓慧. 家园共育理念下的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课程建设初探[J]. 科教文汇,2023,(02):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