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二十四节气文化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借迁与反思

秦妍芸
  
信息数字化媒体号
2023年43期
常州市运河之星幼儿园

自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二十四气节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从“二十四节气与幼儿教育“的发表年度趋势看,发文量呈指数增长,尤其在2017年开始飙升,且增幅最大,可见这一举措对于继承与弘扬二十四节气这一传统文化起到了非常有力的作用。本文主要以知网、万方等文献为参考,查阅与之相关的资料,通过文献研究,进行借迁与反思。

一、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融合研究

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劳动教育相融合,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引入可以为幼儿园劳动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和素材,而幼儿园劳动教育则可以为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更加生动、实际的体验和学习机会。相关研究表明,这种融合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意识、劳动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张慧莹,邹新宇(2023)探究项目式学习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因二十四节气具有文化性、人文性、趣味性等多重特征,是科学适宜的教育选材。叶苏兰(2023)认为幼儿园教育是引领幼儿启蒙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让他们能够领略劳动精神,能够更好地塑造幼儿的品格。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劳动教育当中将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既能够完成文化的传承,又能够让劳动教育更富有趣味。

通过各学者对于“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融合研究”的相关论述得知,两者融合对于幼儿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可以包括多个方面。例如,可以根据每个节气的特点,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前所述的“春分播种”、“夏至蝉鸣”、“秋分丰收”、“冬至节气”等。此外,还可以将二十四节气的相关习俗和饮食引入幼儿园劳动教育中,例如制作春饼、夏至面、秋分藕汤、冬至饺子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孙嘉裕(2023)从目标设置、教育内容、评价策略、家园互动、师资水平等方面指出了幼儿开展节气教育时的主要问题。比如目标设置上缺乏针对性与层次性,缺乏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融合,教育内容的设定缺少节气文化的连续性和教育活动的深度性,活动领域也分布不均衡,主要围绕美工、游戏方面开展活动。活动评价主体单一,多为师评,缺少幼儿表达的机会,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家园合作“走过场”,资源整合单一,教师知识储备不足等多方面问题。为后续开展节气教育提供了需要重点关注的思路。王荣荣(2011)通过教师访谈收集了课程实施的困难。比如二十四节气的科学知识过于复杂,很多知识点不仅幼儿难为理解,教师也理解得不透彻,导致教学过程单一枯燥,无法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可见在开展节气教育前,必须将分析教材、研究儿童放在重要位置,作为教育者,必须做到“予人一碗水,肚装一桶货”,将教育资源研究实、分析透。陈冬贞(2019)指出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幼儿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还对幼儿的社会情感及人格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大班幼儿可以通过开展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栽种活动,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活动内容过于笼统与零散,缺乏整体架构与系统化支持。

以各位学生的研究为引导,各学者从教育内容、师资水平等各方面出发,论证二十四节气文化被应用于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具有实践可行性,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三、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其他课程资源的劳动教育融合研究

二十四节气文化可以与幼儿园其他课程资源进行融合,以发挥劳动教育综合作用。例如,可以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的科学课程相结合,让幼儿在观察四季变化、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和应用。此外,还可以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的艺术课程相结合,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和感受。这些融合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税远梅(2022)从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食育课程的相关理论分析入手,通过实践考察分析D幼儿园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食育课程的现状,以期为幼儿园二十四节气融入食育课程研究提供参考的价值,促进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幼儿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以四川省泸州市D幼儿园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考察D幼儿园二十四节气融入食育课程的积极方面、存在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二十四节气融入食育课程优化建议。王小颖(2020)以芒种为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充沛,也是小麦等熟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季节。从农业、健康、文化等各方面分析二十四节气的价值。通过对一线幼儿教师的访谈,得到芒种研究的相关建议;通过对被试幼儿园的实际调查,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王国里的“芒种”割麦日的实施方案。在实施行动研究后,了解生活化课程的实践意义。

二十四节气文化被广泛应用于劳动教育中,但通过研究发现,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其他课程资源的劳动教育融合也具有实践意义。对此,本文对于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其他课程资源的劳动教育融合研究扩大论题的研究范围,同时以各学者的研究为立足点,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切实探究其对于劳动教育的意义所在。

反思:

从当前研究与幼儿园教育前景来看,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劳动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研究过程种,也发现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

首先,对于二十四节气融入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内容的定位不清,文化特色没有凸显,内外部条件不足,缺乏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在二十四节气与幼儿教育方面,涉及的节气内容不全面,仅集中在几个比较有特色的节气习俗、节气游戏、气候变化方面,无法体现节气文化的连贯性与周期性。与幼儿园教育也缺少全面的融合,融入方式缺乏系统性,虽然相关研究增多,实践活动丰富,但相对零散,多为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较少,研究深度有待提高。

基于此,幼儿园不仅要进行课程的整理架构,还要为教师提供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能力与知识方面的培训,密切家园设的合作,依据幼儿的认知特征与经验水平开展多领域劳动教育,引导家长转变育儿观,打造良好的家庭劳动环境。这种融合教育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慧莹,邹新宇.项目化学习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的应用——以二十四节气为例[J].天津教育,2023(23):177-179.

[2]叶苏兰.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的有效结合[J].文理导航(下旬),2023(07):79-81.

[3]孙嘉裕. 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实施现状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3.

[4]王荣荣. 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陈冬贞.浅谈“二十四节气”劳作活动在幼儿园大班的应用[J].新智慧,2019(24):37.

[6]税远梅. 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食育课程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2.

[7]王小颖.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思考与探索——小玩国里的“芒种”割麦日[C]//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学前教育杂志社.第二届张雪门教育思想研讨会.[出版者不详],2020: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