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策略

吴珺瑶
  
信息数字化媒体号
2023年46期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对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布置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充分把握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明确教学评一致性发展的深刻内涵,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有效评价,并将学生的课后作业与实际教学有效结合。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语文;课后作业

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评一致性发展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情况

在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自身作业设计的深刻内涵,积累更多的经验,针对具体的作业设计方法进行合理运用,明确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内在联系,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能够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分析,进一步结合课后作业进行设计,确保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反馈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作业形式单一

对于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工作来说,要求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并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能够主动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作业设计形式要求有着较强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能够引导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但实际上,大部分课后作业形式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主要是学生自主抄写、默写,书面作业较多,不仅无法准确反映教学效果,还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种单一类型的作业不利于学生的课后自主探究和学习,学生无法自主完成语文知识的运用,缺乏实践性和有效性[1]。

(三)作业反馈效果不明显

在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大部分作业设置缺乏有效的目标体现,作业布置具有随意性,缺乏教学、评价、作业的内在联系,课后作业的设置较为独立,这样一来,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所反馈的学习信息不足,无法有效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设置不合理,无法突出课后作业的优势,无法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二、“教-学-评”一致的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策略

(一)明确语文作业目标,设置单元整体作业

在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明确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具体目标,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的有效衔接,让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有效深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在实际的语文课后作业规划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课后作业内容,明确单元作业的整体性,能够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让学生开展深层次的思考,强调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过程中的逻辑性和整体性思维。为此,在语文作业目标设置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能够自主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课后作业的自主体会,能够完成自主探索和分析,适当融合拓展性内容,让学生梳理和学习丰富多样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赏析类的作业,有助于学生自我认知的表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开展人物形象分析,充分体现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业布置过程中,针对《观潮》《走月亮》《繁星》等文章的学习,教师在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需要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对文章中自然景观的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完成景观写作手法的赏析,能够找到具体的语段进行深入解读,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突出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优势。

(二)规范作业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的创新性发展

在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作业内容的选择,创新语文作业形式,引导学生完成深入的作业分析,能够对语文课后作业产生深刻的理解,单元作业内容选择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评一致性发展的要求,作业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还需要丰富作业的内容,让学生开展分层学习,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作业布置,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在作业形式的创新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作业的认知情况,部分学生认为语文作业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布置更多的实践性作业,需要学生在课后自主动手和探索,进一步体现学生的知识应用情况,全方面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2]。同时,课后作业能够最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进一步调整教学节奏,确保语文教学的深刻性和有效性,例如,在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梳理,学习基础知识后课后作业的布置需要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的实践性探究。“月亮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同学们在课后观察月亮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自主实践,进一步思考家乡月亮的情感表达。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合作探究型作业

在小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深刻影响,通过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帮助学生完成个人思想的发展,注重学生深刻情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语文实践和探究,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在实际的语文课后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教学评价与语文课后作业的内在联系,通过教学评价的方式充分反映学生的语文认知情况,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课后作业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深入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和应用情况,同时,需要设置具体的阅读任务和学习目标,学生需要开展课外知识的拓展性学习,进一步体现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在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具体的拓展性作业,不仅需要对雨来的形象进行分析,还需要自主了解更多的英雄人物故事,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优势,完成有效的课后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次的学习和分析,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慧.浅议“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02):53-54.

[2]杨丽丽.探究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91-9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