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及其特征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在承载能力、抗地震能力等方面的性能都更加突出,以保证建筑结构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然后探讨当前主体结构工程在施工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最后根据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最终希望能够对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产生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措施
引言:在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从当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却表现出不到位的现象。因此,本文主要围绕这一方面问题做出更深入的研究,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意义。
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内涵及质量问题实质
1、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问题及其实质
从其形成的主体时期来看,有可能存在着勘测、主体结构的设计、主体结构的建设、维修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这些问题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从投资和输出的观点来分析,在每个质量的生成阶段,都会有一种由于没有足够的投资而导致的投入、转换能力不够而导致的转换品质问题,或者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了中间产物或者成品的品质问题,这就是质量问题的集中体现和体现[1]。
2、影响主体结构过程质量的因素
不同的因素会对主体建筑的整体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各个方面来看,人、财、物、设备、方法、环境都在对其主体结构的工程品质产生着影响,特别是人,它是质量的决策人、技术的制定者、行为的实施者、品质的制定者、设备和方法的使用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人是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而"以人为本"则是实现质量要素管理的核心。从建筑质量的角度看,建筑质量的构成是由人决定的,建筑工人直接关系到主体结构材料的第一次购买,操作工艺的执行,最后检验的结果,所以,如何统筹好员工的工作,并对整个施工的管理进行规范,是对主体结构的质量产生重要的作用。从投资和输出的观点来看,即对主体建筑项目的各种投入要素、在转换工作中的行为和活动成果等,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其关键在于抓投入、转换、控制产出质量,也正是注重事前、事中控制的企业质量监管。
二、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在主体结构工程在施工建设中,对其进行质量管理控制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意义,从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有效提升
在现代城市化建设中,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施工建设内容越来越复杂。再加上我国近年地质灾害数量不断增多,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抗震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主体结构工程作为工程项目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加强对其施工质量管理控制,能够有助于工程整体质量提升。
2、促进主体结构功能实现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其通常存在着较长的建设周期,且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投入的资金较多。因此,为保证最终质量和经济效益,需要在施工管理方面不断加强,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展开施工建设,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问题,从而促进主体结构质量的快速提升,最终促进其功能得以实现[2]。
3、促进建筑结构稳定性提升
主体结构工程属于工程项目中的关键部分,在施工建设中存在着剪力墙结构、简体结构、框架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具体包括: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等分项工程,同时要求结构整体达到较高的承载作用,例如,能够承载建筑自身重量,能够达到较高的抗震性能等。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着重加强对主体结构这些方面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将有助于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的快速提升。
三、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房屋建筑的主要构造是指由各种柱、梁、楼板以及与之配套的墙体等在建筑物的设计中所组成的住宅结构系统。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房屋建筑的主要构造中并不包含支座和独立的地基。在建筑主体建筑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的工程部分有:模板、钢筋、水泥、砖砌等。
1、模板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模板工程主要是指在房屋的主要结构中,用以进行混凝土的成形和支撑。在建筑业中,模板作为临时支撑,可以保证混凝土和其它构件的正常定位和功能。在模板设计过程中,有三个最常见的问题。第一点是板子的板面或底板的水平偏小,无法达到规范的模板技术要求。第二个问题是,模具上的起模和模具的大小误差很难掌握,而且很容易出现。第三是在施工中未按要求进行安装浇灌,造成模板因不正确的浇注造成接头渗漏、跑浆。
2、钢筋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房屋建筑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在很多建筑物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在工程建设中,对工程的质量、制作、绑扎、焊接质量等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原材料、绑扎、焊缝、钢筋的疏漏、刚度大等,这些问题都会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3、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工程是根据设计需要,采用模板对钢筋、混凝土进行灌注成型的各类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构件或结构。在住宅的主体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问题也最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第一,浇注的混凝土出现孔洞、疏松、凹凸不平,有的还会暴露在外。第二,浇注的水泥不均匀,内力不够,难以达到要求的基础强度。第三,是水泥开裂的问题。混凝土开裂通常是因为配合比不合理,或者没有按规范要求进行[3]。它的类型多种多样,有由塑料压缩引起的开裂,也有由混凝土的下沉引起的开裂,也有因养护不当而引起的开裂,也有因气温升高而造成的裂缝,也有因过度低温而造成的裂缝。
4、砌体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砌体工程在施工时主要由一般粘土、粘土空心砖、粉煤灰砖、陶粒砖和各类石头和小砖组成,通常多用于建造墙体等。砌体施工是我国住宅主体结构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其原因有:施工工艺、施工部位的构造、施工部位的不规范、施工材料的质量、砌筑时出现的严重的质量偏差、不满足规范要求、砌块强度不够等。
四、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优化措施
1、模板工程中的问题预防与治理
在施工现场施工中,由于施工中存在着大量的施工隐患,因此,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改善。首先,对于模板出现的起模问题,要更好地按照对应的尺寸进行设计,再加上穿柱螺栓和加入属相钢楞条来进行加强,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模板的刚性和强度。高立柱的混凝土结构应该进行多次的浇注,以防止出现的起模。特殊的混凝土模板需要事先进行校正,以防止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其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2、钢筋工程中质量问题的预防与治理
从进场检查、生产、绑扎、焊接等方面入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防治和处理。首先要确保住宅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钢筋的品质。在住宅结构中,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在进场及使用之前,应逐个地对钢筋外表进行检验,确保钢筋平直无损伤,不得有裂纹、油污、锈蚀等现象。其次,在生产过程中,要对每一类的钢筋进行认真的检验,确保其满足设计的各项要求,并按照目前的设计规程,确保成品的成批生产。最后,按需要对钢筋进行绑扎和焊接。比如梁和板的要求与墙体的要求是不同的。但其目的均是采用规范措施、方法和施工方法,以防止钢筋绑扎的施工为重点,做好施工前的施工质量管理
3、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质量问题的预防与治理
混凝土工程施工主要由拌制、运输、浇筑、捣实、维护等工序组成。这些不同的进程是相互关联的,也是相互影响的。为了防止和控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必须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在保证施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加强对混凝土的比例和拌和工作的研究。其次,要严格按施工工艺规范施工,防止由于浇注不当造成的裂缝、坍塌等问题。第三,要严格地筛选出拌和料,以防止出现离析。由于大粒沉降引起的大量沉淀是造成了混凝土的析出。所以要强化搅拌混合料的选择,防止由于混凝土的不匀而造成的离析。第四、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清除模板,防止出现问题。第五是做好砼的碾压与维护。
4、砌体工程中质量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符合要求的砌体工程结构必须垂直,灰泥充足,内衬和内衬必须紧密连接。针对砌筑施工中易发生的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治[4]。首先,要强化监督,及时地找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整改。其次要重视建筑温度,以确保砌筑的质量。若10天以上的平均气温不超过5摄氏度,应根据冬天的施工工艺,使用食盐的灰渣来减少灰渣的结冰,从而达到低温下的防冻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经济不断稳步发展,建筑结构的多样性导致主体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愈来愈多的同时也应当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因此,施工单位应当重视主体结构建设,结合以上主体结构施工要点,提高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同时,促进建筑行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菲.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6):43.
[2]颜璞.浅谈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1):9-10.
[3]赵军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探究[J].门窗,2015,(4):111-112.
[4]杨瑞.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防治策略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21(03):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