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疾病认知、症状改善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韩娇
  
鑫海岸媒体号
2023年23期
峨山县人民医院 云南 峨山 6532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析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疾病认知、症状改善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0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普通护理组)与观察组(n=45,针对性护理组),探究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疾病知晓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护理依从性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患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接受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慢性肾小球肾炎;自我效能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慢性的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的慢性炎症和损害,它可以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减退,进而引起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下降[1]。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提高疾病认知、改善症状和增强自我效能。基于此,本文将以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患者接受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自我效能变化,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段时间内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纳入患者45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范围在54-73岁之间,平均(62.23±2.81)岁;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55-79岁之间,平均(62.38±2.67)岁。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针对性护理:(1)教育和信息分享:为患者提供详细的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信息,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选项和预后,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疾病[2]。(2)个体化治疗计划:与患者一起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考虑到他们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明确目标和预期结果,以便患者了解治疗的重要性。(3)症状管理:帮助患者识别和管理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相关的症状,例如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提供药物管理、饮食建议和生活方式改变的指导[3]。(4)自我监测:教育患者如何自我监测关键的生命体征和疾病指标,如血压、体重、尿液蛋白含量等,鼓励他们记录并报告变化。(5)饮食管理:提供关于适宜的饮食和液体摄入的建议,以帮助控制症状和减轻肾脏的负担,根据患者的需要,制定低盐、低蛋白或其他特殊饮食计划。(6)药物管理:确保患者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监测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与医疗团队定期进行沟通。(7)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帮助患者应对与慢性疾病相关的情感和心理压力,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支持[4]。(8)自我效能提高: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相信他们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疾病,鼓励他们设定小目标,并在实现这些目标时提供支持和鼓励。(9)定期随访:安排定期的随访,以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并对治疗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1.3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即患者疾病认知以及自我效能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配对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疾病知晓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护理依从性可以发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更优(P<0.05)详见表1。

2.3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

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改善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8.52%(P<0.05)详见表2。

3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免疫系统异常、糖尿病、高血压、感染、药物中毒、遗传因素等,最常见的类型是IgA肾病和膜性肾病[5]。初期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无症状,但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尤其是腿部水肿)、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复杂的肾脏疾病,需要多学科的医疗团队共同管理,早期护理干预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缓疾病进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疾病知晓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护理依从性可以发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患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进而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临床症状改善。

参考文献:

[1] 高丹,封晓华.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疾病认知、症状改善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6):119-121.

[2] 刘晓媛.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1):49.

[3] 陈冉. 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3):94-95.

[4] 李红. 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SF-36评分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2021,41(4):123-124.

[5] 郭军军. 阶段式护理+针对性饮食指导护理模式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2):2236-223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