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思政建设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合评价路径分析

贾薇
  
科学探索媒体号
2023年50期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53

摘要:本文结合大思政建设发展背景将思政课教育与职业能力融合成长评价设计作为研究重点,从评价标准确立、多项模块设计角度论述大思政建设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合评价的路径思路,为设计采用集互动学习、环时监督、成长测评、人岗匹配、反馈优化功能于一体的智慧评价系统奠定研究基础。

关键词:大思政建设,职业能力培养,融合路径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改革正在深化,探索适应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政学习特性、能符合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发展要求、实现思政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的双向融合的教育评价模式将对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教育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一、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趋势

基于在视野大、目标大、格局大、阵地大、作为大的思政发展背景,论述包含教育资源系统化整合、注重显性与隐性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应用、践行协同育人理念、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提升等方面高职教育改革展新趋势。

1.教育资源系统化整合

数据技术及产业转型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就需要改变固有的刻板教育思路,融入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采用专业化的数字技术,扩充教育载体,重构教学要素,提升教育效率,创新评价模式,重新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使教育主体、教育平台、教育模式、教育工具系统整合,实现多维联动。

充分探索整合综合资源的大数据教育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有助于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将大数据教育平台运用于高校全面素质培养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2.注重显性与隐性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统一”的要求,“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显性培养与隐性培养的充分融合、同向同行将有效提升学生综合思政素养的培养效果,对教学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强化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注重教育的方法与路径、拓展思政教育的维度和功能是思政建设的重要工作。

3.强化实践教学应用

随着思想政治体系的不断深化,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监督,以及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这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开展,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4.践行协同育人理念

协同育人理念在职业教育中已经有较为广泛的理论发展,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尤其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思政课教育的协同育人并没有太多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在大思政发展背景下,践行协同育人将成为思政课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突破重点。

5.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提升

通过聘请、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双师教学团队。通过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完成对人才培养资源的有效开发,建立高学历水平、行业专业业务能力突出、掌握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趋势、精通团队管理工作的教学队伍,将对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与开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思政建设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合评价路径设计

1.确立融合评价标准

在大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下,从核心理念、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专业精神、社会关注等五个维度形成思政课评价标准,并与职业能力进行充分融合,构建思政素养+职业能力的成长评价标准,达成专业技能和思想精神并驾齐驱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效果。

2.互动学习模块设计

该架构重点区分了学习管理系统中学习资源的管理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学习资源的管理不仅仅包含学习资源的智能化创建,还要通过学生学习轨迹来智能化定制学习目标、学习路线导航,形成基于资源原语描述的个性化学习模型;同时,通过具有特定交互手段和信息收集方法的交互工具,集中观测学习者与哪些学习资源发生了真正的交互。为此,将专门为该学习管理系统设计交互动作集合来描述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与知识点的交互过程。

3.环时监督模块设计

该系统具备对学生思政素养提升及职业能力成长的环时效果量化功能,从学生思政素养的早期测评到学习过程中的动态量化再到提升结果的评估,既有现场学习监督评价又有网络动态反馈和认定,实现学生培养全覆盖、无死角、全循环观测,使学生提升效果通过科学的数据和评估加以体现。

4.成长测评模块设计

在大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下,从多个立体维度形成思政课评价标准,并与职业能力进行充分融合,构建思政素养+职业能力的成长评价标准,为学生构建符合个体学习特征的、能科学展示素养成长水平及发展路线的测评模块,将达成专业技能和思想精神并驾齐驱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效果。

5.人岗匹配模块设计

该模块将根据学生提升培养中的分析数据结合课程测评结果进行综合运算,与相关专业的岗位标准进行精准匹配,判断出培养的学生目前的能力水平及适合的岗位,科学设定培养的学生与岗位之间的关系,避免了人岗匹配偏差以及长周期的人员调试,为学生全面培养及后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6.反馈优化模块设计

反馈优化模块的技术路线主线是涉及到教育理论、系统工程、科学问题三方面,形成“教育理论->教学系统->学习策略->教育理论”的闭环,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人机交互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方法助力智慧型教学大数据平台中个性化学习活动的研究,以期提高在线的个性化学习和互动式教学场景中的学习体验。

重新设计高职学生能力成长评价体系,打破目前单一的知识掌握及操作训练的评价方式,建立从思政素养及职业能力融合测评到双层职业能力动态提升再到人岗匹配重构的能力评价体系,为推进高职院校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能够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明,课程思政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以“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课程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02)

[2]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1(03):25-31.

用于课题《高职院校思政素养与职业能力融合成长智能评价体系研究》,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QGJY2022090)

作者简介:贾薇(1984.03),女,山东潍坊,副教授,项目管理硕士,任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学部。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