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实践

张金容
  
科学探索媒体号
2023年57期
广东省清远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 广东清远 511500

摘要: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致力于用多种育人手段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习单属于教师指导学生高效求知举措之一,如何设计与应用学习单成为了教师要探析的问题。文章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现状、策略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应在目标明确、要点清晰、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发挥学习单的作用,继而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学习单;数学素养

学习单即学生自主学习清单,教师以导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主设计学习单,达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并自主增强学科素养的目的。有些教师在设计学习单时未能明确目标,还存在功能不强、模式固化的问题。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应用学习单,探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学习单设计与应用实践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现状

(一)学习单设计与应用缺乏指向性

学习单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习,有些数学教师在设计学习单时存在以教材为中心的问题,将掌握基础知识视为第一要务,并未指向数学素养,有些学生虽然通过自学记住了数学公式、定理等内容,但未能增强个人的计算、创新、统计等数学素养。

(二)学习单功能有待增强

有些数学教师设计的学习单较为笼统,学生存在不了解学习重难点的问题,无法合理分配自学时间,学习程序混乱,学习行为缺乏拓展性,这不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与强化,学习单的功能作用有待增强[1]。

(三)学习单设计与应用模式固化

现阶段学习单主要分为课上、课下两类,课上学生利用学习单自主探究,课下学生借助学习单预习、复习,虽然课上自学、课后复习或预习均以学生为主,对学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有益,但存在学习单设计与应用模式固化的问题,学习单应用范围过窄,不利于多视角、多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实践策略

(一)明确目标,确保学习单设计与应用有指向性

为了使学生能借助学习单高效自学并发展数学素养,教师要指向数学素养有针对性的设计学习单。例如,教师在围绕“认识更大的数”设计与应用学习单时,可以将强化学生的数感视为目标,指导学生关注大数,借助绘本故事、计算器、算盘、科普文等载体直观感悟,在了解宇宙、海洋、人口、经济、生物等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大数,可用大数表示事物个数,亦可给事物排序,在畅游宇宙、分析脱贫攻坚实例、了解冬奥会场馆建设实况及其他情境中能合理估算,理解四舍五入的内涵,还能掌握四舍五入的方法。学习单设计与应用目标既要从小的着力点切入予以明确,又要有宏观性,主要源于数学素养彼此影响、有机交融,以学生强化数感为例,拥有数感的学生能进一步增强抽象能力,还能解析数量关系,能用数简明的表达,数学思维随之增强。学习单指向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在学生、数学知识间形成关联,坚持育人为本,例如教师可在学习单中准备一些与大数相关的拓展性阅读内容,内容涉及细菌、人体细胞等方面,用学生兴趣浓厚且与学生健康生活关系紧密的内容设计学习单,使学生能留意学习单的拓展部分,还能通过阅读找出大数,自觉完成认读、改写、排序等学习任务,学生不仅可以增强数感,还能拓宽视野,产生自学兴趣,逐步养成数学自学习惯[2]。

(二)要点清晰,强化学习单的功能性

学习单是学生高效自学工具,助其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并能提升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发展素养。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需确保学习单要点清晰,用功能性较强的学习单替代内容笼统的学习单。例如,教师在针对“线与角”设计学习单时,要先说明学习目标,如认识射线、线段、直线并能用字母予以表示,还要指出学习重难点,如感知射线、线段、直线是抽象图形,使学生能对本单元的学习有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把学习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基础部分,指导学生解析线、角的概念,能认识线并进行平移、平行、相交、垂直的操作,认识角并能用量角器测量,还能知晓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度数关系;二是要点部分,用各类数学问题指导学生学习,如看图分析用三角尺拼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三是拓展部分,将线与角相关知识、生活情境、实际问题关联在一起,如时钟上是三点,钟面上分针、时针夹角是多大,你知道放学时分针、时针夹角是多少吗;四是课堂小节,借助思维导图率先指引学生独立回忆所学内容,谈一谈本课收获,而后引导学生扩展与完善思维导图,全班展示交流,教师进行补充。在聚焦要点设计与应用学习单时,教师需注重说明学习程序,以“基础部分”为例,教师要事先设计预习清单,指导学生带着预习收获以组为单位课内分享预习成果,在群学中提出问题,如怎样用一组已经破了的三角板画出直角,在解析问题的进程中填补自学空白,缩小自学盲区,并聚集小组成员的智慧深度认知线与角,达到高效利用学习单的效果,学生亦可强化抽象能力、推理意识等数学素养。

(三)模式创新,探索“学习单+”设计与应用途径

创新是数学教学活动稳步发展的动力,教师若想高效利用学习单育人,需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创新育人模式。例如,教师在进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教学时,可以实施“学习单+合作调研”模式,聚焦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指引学生回归生活利用数学知识并在学习单指引下调查统计、深度分析,在收集、探究数据时有所感悟。以合作调研活动为主线、以“数据的表达和分析”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为主的学习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将预习并了解各类统计图、平均数视为基础部分;二是以组为单位回归生活商讨并制定生活调研方案,属于学习单的要点部分;三是利用所学知识、收集整理所得数据有创意的展现调研结果则为学习单的拓展部分,使学生能增强创新意识;四是用知识树汇总调研所学内容可作为本课小结,确保合作调研活动能贯穿学习单设计与应用始末。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设计与应用学习单时需保障相关内容指向数学素养,学生能在自学时获取数学知识,还能提升运算、数据分析等能力,基于此教师要保障学习单内渗透学科素养,学生可在完成自学任务时全面发展。未来基于学习单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将持续创新,进一步拓宽学生应用学习单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洪吉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亚太教育,2023(09):72-75.

[2]张明华.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单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26):58-5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