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研究
摘要: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在激发幼儿兴趣,满足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锤炼幼儿的形象思维和探究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西安市临潼区A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为例,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策略,从而帮助教师调整教育方法与教育行为,提高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水平,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现状、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中必定会更加倚重科技的力量,科学技术在国家和民族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重视科学,重视教育。
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教育成为现时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教育可以从小培养公民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为不断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应积极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从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活动材料的准备缺乏科学性、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等。
因此研究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的意义非凡。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关于科学探究活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其后对西安市临潼区A幼儿园的22名在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研究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教龄、任教年级、学历等选择4名有代表性的教师进行访谈,在初步地了解该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现状的基础上,随机选取6个科学探究活动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深入全面地了解该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分析问题及原因,最后从家长,教师自身,幼儿园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西安市临潼区A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以A幼儿园的22名教师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本调查涉及到活动场地、材料、主题的新颖性、目标的设置、游戏活动的介入、教师的指导策略等方面,同时通过访谈法以及案例分析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
(一)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现状的总体情况
关于第19题:作为幼儿教师,你觉得本幼儿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问题大吗?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可知27%的幼儿教师觉得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存在很大问题,82%以上的幼儿教师都觉得开展活动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且访谈时大多数教师在开展相关活动时都很苦恼,可见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很严峻。
(二)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
(1)活动主题来源于生活,重视偶发性的科学探究
以中班《有趣的造纸》科学探究活动为例,该活动起源于孩子在卫生间用纸时讨论“纸”的来源,教师抓住契机,设计并开展活动。教师在选材时,从孩子的 “兴趣点”出发,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需要进行。活动中,孩子分工明确,通过撕、捣、搅等方法造纸,在轻松的实践环境中乐此不疲。
源于生活的活动往往深得孩子的喜爱,教师应转变理念,建立“以幼儿为本”的概念,关注孩子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在选材中越来越贴近孩子的生活。
(2)活动开展频率有限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A幼儿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频率有限,通过图表可以看出教师们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频率相差很大。访谈时,一位大班教师说:“平时的工作很繁杂,忙着幼小衔接、六一和毕业典礼。”小班教师也提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低,尤其刚入园时根本没有精力去组织科学活动。”相比较而言,中班孩子参加的科学探究活动更多,此年龄阶段的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能力进行活动。
(3)实验材料、场地
以小班《谁的脚印》为例,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动物们不同的脚印,虽设置了游戏,但游戏材料单一,活动中幼儿参与度不高,未参与幼儿的兴趣会快速衰退,达不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师应提供丰富足量的材料,尊重幼儿自身探索的独立性,引导幼儿在操作中亲身体验,有效思考并充分调动感官,通过触摸、观察等方法细致地发现“脚印”的不同,感受科学活动的生动与丰富,拓展探究空间,从而达到活动目的,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3)提问缺乏灵活性,无法有效指导幼儿的探索步骤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多一半的教师在开展活动时会严格使用设计好的问题,但是实际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沉默现象或者是超出老师的预设范围等情况。例如在小班科学探究活动《会跳舞的红豆》中,教师在游戏环节设置的问题不够准确、语言表述不当,使活动陷入冷场。
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对幼儿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教学活动现状,预测下一阶段的发展,巧妙运用教育智慧,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4)缺乏游戏的加入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有几乎一半的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会加入游戏。一名大班教师说:“孩子大了,课堂秩序本来就不好控制,如果加入游戏,会完全停不下来。”由于该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截然不同,部分教师缺乏实施游戏化教学的经验,教学方式索然无味,难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游戏活动自主创新活动内容,保证教学活动的丰富性,促进教育目标顺利实现。
(5)实验操作中,幼儿常规欠佳
以大班科学探究活动《落叶树和长青树》为例,教师提供数量充足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需求,且主题贴近生活,很快能把幼儿带入到活动氛围中。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没能兼顾班级常规,只有少部分幼儿遵守规则。班级常规,在平时一日生活中,不管是哪个年龄段都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各种常规。
四、有效策略
(1)教师自身
组织科学探究活动前,教师必须清楚活动的目标、内容、教法以及预想到可能会发生的若干种结果,做好周详的准备。活动目标要准确、可操作,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能激发起幼儿兴趣、便于幼儿从周围身边事物获取直接经验的、安全的活动内容。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多阅读相关杂志,积累经验,并将理论与研究实践结合。
(2)幼儿园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活动后组织集体教研,结合《指南》,从活动起源、目标的制定、环节的设置、师幼互动等方面进行讨论。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从而一步步走上更加专业的成长之路。在园内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教师间共享资源,发挥彼此优势,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家长
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家园合作活动也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积极转变家长思想观念,让其树立科学、平等的 教育理念,成为活动的配合者,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庄珊,5~6岁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与能力的培养策略——源于成都市幼儿园的调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99-106,99-106
[2]吕梅珍,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2,78-80,78-80
[3]汪旼昀,乡镇中心幼儿园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0,undefined
[4]曹晓萌,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undefined
[5]仲盼,中班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提问现状的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undefined
(作者单位:西安市临潼区西铁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