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的价值与发展
摘要:“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坚持以新时期为支撑的新农村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新农村,实现中国两个世纪的宏伟目标,中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文件提出,要立足于国家的重要战略需求,加强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持,为当前和未来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三农”问题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乡村振兴,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在当今信息智能化发展的今天,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农机设备是我国发展“三农”、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举措。农业机械化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大国、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困境及最优途径,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振兴战略;农业机械化;乡村振兴
一、农业机械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而利用现代的农业装备和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农民的生产负担,既可以减轻劳动人民的工作压力,又可以节约大量的工作时间,从而大大提升工作的效率。借助信息化和自动化装备的合理运用,推动了精准农业的发展和转变,促进了当地的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通过扩大农产品的产业链,农产品加工等手段,使农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发展和加工水平。总之,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发展农业机械化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使农村的发展更快更好地实现。
1.2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素养
在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农民群众文化水平低,既无一技之长又无专业技能。这是阻碍农民群众使用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加大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力度,对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和设备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在新技术的培训和使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各地宣传单位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工作理念上进行了创新,至今已形成一套适应时代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宣传体制。以淮北地区为例,要充分利用农技推广机构的主体地位,加强推广技术的培训,推行有考核、有目标、有计划的推广工作,把农业机械化目标管理与推广相结合,大大提高推广的质量和效益。
1.3农业机械化是农民富裕的重要手段
目前社会环境中,农业发展仍然处于传统发展模式,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更是如此,绝大部分人力资源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转而在东部沿海地区打工赚钱,导致乡村农业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形势。伴随农业机械化发展时代的到来,这一形势有所改变,应用农业机械化,能够转变原来的农业经营模式,让农民从原来的手工制作模式中解决出来,进而在提升自身农业机械化运用水平前提下,有效增加农户生活来源,实现农业、农村、农户的一致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2.1构建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农业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业机械可以大有作为。新时代,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根本遵循在于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格局,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下,“三农”工作的历史性转向对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提出了更加紧迫的需求。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农业机械化。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要认识到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大力推广发展农业机械化,有效促进农业产业链融合,延伸农业功能,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发展农业机械,构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2.2农机化向农业生产整个过程机械化发展
进行农业机械化发展,要以做到农作物需要和重要农产品种植机械化为主要目的,进而为农业生产安全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具体说来:最开始,农业机械化由耕、种、收全过程向临产、产中、生完孩子的全过程发展。比如江苏区域内的水稻生产基本实多棱角现整个过程机械化在这其中不仅体现在农业用地、种植、管理方案、收栽的机械化,主要表现在以下阶段机械化,包括:a取种;b抛秧;c稻谷烘干;e农产品初加工。其次,填补生产加工机械化薄弱环节,加快农作物以及主要农作物生产制造机械化发展步伐。在目前的江苏一部分乡村地区,水稻在以下环节设备的供应产生不足,表现在:a育栽秧环节机械化水平极低;b农作物飞防阶段机械化水平不高。
2.3加快农业机械技术创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大显身手
乡村振兴战略执行,将实质变更农村生产加工和生活合理布局。一个新的农业生产加工合理布局必然对农业机械化明确指出更高一些更新升级更新的规定。伴随科技技术发展,农户必然迈进系统化地面,造成专业化的服务体系,比如工厂化育秧中心、农机车耕地服务站、植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粮食烘干存放中心、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这种。这类专业化、数字化的管理体系,构成一个智能化产业链发展的产品生产系统。在这其中,必须不断提高农机车自主创新能力,实行“大数据+农机”行动,鼓励对农业设施房和装备开展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的精确性适当化水平,才能保证在中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与资源运用高效率。
三、结束语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不仅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推进,建设新的农业发展格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露放,刘鹏凌,姚彤等.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7(05):50-56.
[2]马玉婷,高强.粮食安全视角下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23(10):98-111.DOI:10.13891/j.cnki.mer.2023.10.011.
[3]杨恩华,董诗韩,赵小龙等.瑞丽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机,2023,54(20):164-166.
[4]吴婷婷,梁昱.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以贵阳市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3,44(09):274-280.DOI: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3.09.037.
[5]闻鑫茹.农业机械化的价值体现与发展策略研究[J].南方农机,2023,54(19):166-168.
[6]滕范华,宋伟东,丛志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08):85-87.
(作者单位:行唐县农机监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