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人物形象

李倩
  
科学探索媒体号
2023年34期
鞍山市交通运输学校 辽宁鞍山 114000

摘要:沈从文代表作《边城》主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湘西偏远的小镇——茶峒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主要围绕老船夫的孙女翠翠和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天宝和二老傩送展开。本文对《边城》 主人公和其他主要人物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人性美

一、主人公形象分析

人性赞扬是沈从文进行文学创作、构筑文学理想大厦的起点和基石,是他创作和观察世界、社会、人生独特视角和深度思索的切入点。正如沈从文自己所言:“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由此,沈从文在湘西这片土地上向世界亿万读者展示了一片古朴、野性、自然地近乎世外桃源的“原始世界”,在这个“原始世界”里,沈从文再现了一群充满活力的苗族、汉族人,真诚地赞扬了他们单纯、善良、真实、健康的人性美。

说起《边城》的人性美,首先体现在翠翠的身上。作者所着重表现的是翠翠的品性美,童贞美和爱情美。他笔下的翠翠与青山绿水做伴,心灵上没有沾染一丝尘埃。翠翠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

翠翠的出场就是一段精彩的描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养得黑黑的,触目的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在这里,湘西少女翠翠在青山绿水中,朝岚暮霭陶冶了她无暇的灵魂,雷电风雨熔铸了她坚韧的性格,她与山川灵气融为一体,焕发出青春的气息。翠翠是一个痴情的少女,是情的化身,是爱的女神。她含蓄而热烈得为爱默默投入。

然而,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却忽然受到重挫折,傩送远走他乡、爷爷长逝使她在一夜之间“长大成人”。她痛苦悲伤但没有倒下,她谢绝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以为名分既不定妥,到一个生人家里去不好”: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着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这些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坚强的一面。准备接受种种磨难而等待傩送归来,是勇敢接受不幸命运的挑战,是对爱情的忠贞。在爱情挫折中翠翠的性格因此展现着柔中有刚的美。

二、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一)老船夫

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在碧溪为来往过客摆渡,把它看成是看自己的天职,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住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他忠于渡船船夫的职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老人重义轻利,尽管清贫,也不愿收乡亲们的钱,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乡亲们摆渡,不仅自己尽心尽力的服务,还教导后代不要贪图小利。

老船夫的“善”,主要是通过对孙女翠翠的呵护、关爱充分地表现出来。他是一位慈祥、仁爱,为孙女可以付出一切的爷爷。在抚养孤雏长大之后,他以苦命的女儿为鉴,最大的心愿是让翠翠得到自由幸福的爱情。他自觉已经垂老,惟一丢不下的是孙女的婚事,于是把此事迫切地摆在垂暮生命的历程,操心操劳。他见天保对翠翠有意,便指出“马路”与“车路”求爱的途径,引来了天保家正式向他提亲,未料翠翠却不答应,好心办了坏事。当他知道孙女和傩送相爱时,他去找顺顺,他和傩送的对话,他向翠翠说的关于做梦的扯谎,都显得较为笨拙,既没能消除别人对他的误会,也没能成就翠翠和傩送的爱情。从而,他不但没能帮助孙女得到一个美好的归宿,却连自己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总之,作者对老船夫的刻画并非置于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展示性格的复杂性,而是从之于他人、从之于孙女的人伦关系中,围绕着关于翠翠的婚事种种,特意“放大”了去表现一位平凡老人充满人情美、伦理美的宽广浩瀚的胸襟,即一个纯真至善、完美的人性的生命个体。

(二)顺顺

他虽身为船总,但他却豁达洒脱、公正廉洁、急公好义,备受人们崇敬。特别是老船夫死后,他在饱受丧子之痛的煎熬中,帮助料理后事,又尽力关照孤女翠翠生活的情节,使人感悟到他高尚的思想品质、仁厚的 道德操守和人格魅力,以及人性人情之美,是他灵魂深处的闪光点。

(三)天保

天保个性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一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他是为 了亲情和爱情而死。这篇小说对天保的刻画不多,但这个人物的性格却同样鲜明地突现在我们的面前。

(四)傩送

傩送是一个心地善良,敢于追求,蔑视金钱和地位、责任感很强的人。当他为翠翠唱歌的时候,傩送倾诉了自己浓浓的爱意,用自己的歌声打动了翠翠;当王团总以碾坊作为陪嫁时,傩送不为所动,仍然追求自己的真爱;当得知哥哥天保闯滩而死得时候,傩送心怀愧疚,最终选择了出走。这一切都体现了傩送是一个性情中人。

美的文字,美的自然,美的人性和人情,加上凄美的爱情,这就是《边城》。沈先生为什么要写《边城》,为什么会写得这样美,是因为他爱这世界,他爱这人类。正因为他如此深爱这个世界,才会勾画出如此优美的意境,刻画出如此纯真质朴的人物形象,使得人性美得以充分地体现。小说中平凡的人,平凡的梦,平凡的坎坷,让人感到平凡的人间真情。爱的真诚,爱的纯洁展现了一个充满爱的纯净世界。沈从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美甚至是唯美的经典爱情,更进一步说,他用一种绝伦甚至有些凄惨的爱情,告诉了青年的人们,爱情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他所展现的爱让人神往,就让梦驰骋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之上,让心真切地贴近这温暖而朴素的人生,在朦胧中想望人性和爱的美好。

参考文献:

[1]方婉蓉.《边城》和《古都》文化情感的比较研究[J].美与时代(下),2021(04):107-109

[2]童倩.从人称物称角度对比《边城》与其英译本[J]现代交际,2021(06):91-93

[3]高俊梅.沈从文小说《边城》人物的语用身份运作策略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20,37(06):97-101

[4]陈心怡.浅析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生态美学意蕴[J]汉字文化,2020(19):53-54

[5]陈桂霞.论沈从文《边城》中的生态叙事及其审美取向[J].英语广场,2020(26):32-35

(作者单位:鞍山市交通运输学校)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