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清洁生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于英潭 司文博 房明朗 李丽丹 张烨
  
科学探索媒体号
2023年47期
1.辽宁大学环境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6 2.沈阳绿如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14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清洁生产》课程为例,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机融入“两山”理论、“双碳”战略以及新的政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家国情怀,以期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清洁生产;课程思政;本科教育

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从萌芽到发展经历了50多年的时间,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各行业产业领域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企业与社会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国于2002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标志着清洁生产在我国步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1]。而此法十五条中提出“国务院教育部门,应当将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课程纳入有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本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开设《清洁生产》专业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发展历程,理解清洁生产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并初步具备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能力。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这是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事业作出的正确判断,它明确指出了当今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3]。本文以《清洁生产》课程为例,从课程性质、目标分析,结合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方向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一、《清洁生产》课程介绍

(1)课程性质

《清洁生产》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课程,32学时,开课学期为第五学期。

(2)教学目标

①了解目前我国的资源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清洁生产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关系。

②了解清洁生产理论基础、清洁生产政策机制和我国的强制性清洁审核制度,掌握清洁生产审核的对象、总体思路、基本原理及清洁生产审核的过程,并通过物料平衡等方法学习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③掌握清洁生产方案产生的方法及方案的环境、经济和技术评估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能力。

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清洁生产与课程思政具有天然契合性,在原本课程教学内容中有一章专门讲述清洁生产的战略意义,一方面是清洁生产本身对于传统生产方式变革的意义,另一方面结合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契合点,重点阐述它们之间的内涵关系。目前,我国处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包括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两山”理论、“双碳”战略等先进理论思想,以及一些新的政策法规。清洁生产课程应该有机融入新的理论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家国情怀,坚定践行我国的绿色发展道路。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清洁生产是对传统污染防治末端治理和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发展新型工业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协同低碳绿色发展

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于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技术也越来越重视。我国在“十四五”之初和在目前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发布了《“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这一政策性文件。方案指出了推行清洁生产是贯彻落实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推行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质作用。方案充分体现出清洁生产对推进我国产业科技进步和节能降碳与减排增效的重要作用,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具有重要意义。

(3)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4]方案充分体现出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八字方针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发展策略中的作用,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础支撑。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巩固污染治理成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阶段。清洁生产遵循“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的原则,从企业生产全过程出发,提出生产工艺及装备优化、产品结构调整、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削减污染物产生和建立管理体系等整体性、系统性解决方案,涵盖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内容和要素,既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落地路径和重要载体,也是最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和实施手段,对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

三、结语

《清洁生产》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战略发展具有先天契合性,利用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将“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双碳”战略等相关理念相融合,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育人进行有机统一,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燕. 清洁生产促进中小型煤矿低碳转型与效益评估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8.DOI:10.27356/d.cnki.gtjdu.2018.002661.

[2]新华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3]廖建军,葛成军."清洁生产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2(24):4.

[4]生态环境部. 关于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 环综合〔2022〕42号. 北京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