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河北革命精神谱系与重要革命旧址、革命文物价值通释研究
摘要:作为革命文化资源大省,河北省革命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源泉,扎根于燕赵大地之上,融合了燕赵风骨,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质、具有先进革命的革命圣地。河北的革命文化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代代相传红色革命基因,传承革命精神,保护革命旧址,拓展文物价值,势在必行。
关键词:河北革命精神谱系;河北重要革命旧址;革命文物;价值通释
自古以来,河北大地就是一块革命历史悠久的英雄圣地。河北的革命文化起源于革命战争时期,它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类。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文化,其中都蕴含着河北地区浓厚的革命精神,是当代中国人应当学习的优秀精神品质。本文将分析河北革命精神谱系、河北重要革命遗址及分析革命文物的价值。
一、河北革命精神谱系
在革命战争时期,众多革命人物在河北省留下了独树一格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革命指导思想,例如李大钊精神、董存瑞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同时还涵盖了经典著作、影视作品等。例如《中国土地大纲法》、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等,在河北大地上,孕育了十分丰富的革命文化,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要的精神谱系[1]。
(1)西柏坡精神
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是毛泽东领导下的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地。西柏坡之所以成为全国著名革命圣地,是因为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工作,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伟大的西柏坡精神,细数中国革命事业进程,面对一系列艰难困阻,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党中央不断攻克困难,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西柏坡精神也由此诞生,它在经过长期凝聚、发展后,已经成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凝聚了各种可贵的精神品质。
(2)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的最北端,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六十年代面临为首都阻挡沙源、为京津涵养水源的重大任务,一支369人、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林场创业队伍走向塞罕坝,创造了一个伟大奇迹——沙漠变林海,塞罕坝精神给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指引作用。积极发扬塞罕坝精神,加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十分重要,需要在保持前人创业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二、河北重要革命遗址
党在河北地区经历了长时间的革命斗争,党在河北境内留下的所有革命遗址,都属于革命文化的重要构成,例如狼牙山五勇士纪念馆、西柏坡中共中央遗址、曹火星纪念馆等,都属于革命的物质文化。
(1)西柏坡遗址
西柏坡作为我国的革命圣地,其是党的革命事业的集中体现,凝聚着许多伟大的精神品质。自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遗址在1978年对外开放以后,西柏坡作为新中国解放后毛泽东进驻北京最后的农村指挥所,在这里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因此西柏坡遗址体现出了党的那段艰苦奋斗历史。目前,西柏坡景区主要景点有中共中央遗址、西柏坡石刻园、西柏坡纪念馆、五大书记铜柱像、西柏坡纪念碑、国家安全教育馆等。目前该景区已经国内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2)白洋淀遗址
白洋淀革命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水域总面积约366平方公里,在海河平原上是最大的一座湖泊。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对白洋淀地区实施三光政策,惨案骇人听闻。白洋淀人民纷纷建立游击军、武工队、锄奸团等抗日武装,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白洋淀战斗遗址红色资源丰富,它体现了白洋淀人民矢志不移,保卫家乡的顽强精神——“雁翎精神”。
(3)狼牙山革命遗址
狼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太行山东麓。1941年9月25日,为掩护部队撤离,马宝玉等五名抗日战士宁死不屈,为了不被敌人俘虏,选择跳下悬崖英勇牺牲。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作为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当地群众及我军主力奋勇鏖战,为了掩护主力部队,保障群众安全,狼牙山五名壮士吸引敌军火力,宁死不投降[2]。在走向悬崖之后,五名壮士折断枪支相继跳入悬崖,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之举、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被后世所记忆。
革命遗址是红色文化的载体,它能将红色文化所承载的力量和凝聚的精神展现出来。革命遗址是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革命遗址参观中能够缅怀先烈丰功伟绩,进一步感受爱国主义思想的伟大,唤起民族意识,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三、河北革命文物价值
河北省革命文物众多,内容丰富、影响多样,目前河北省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五百余处,馆藏革命文物共计2.6万余件[3]。
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展现了近百年来河北人民英勇抗敌、顽强不屈的壮美篇章。它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发展到建设新中国的光荣历史,将文物的价值利用起来,发挥好革命文物的教育价值,服务党史学习、落实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引导,意义重大。
近年来,河北省多措并举,努力激发出革命文物的生命力。目前,河北省的革命纪念馆和红色展览馆的数量不断上升,质量不断提升。运用好革命文物,拓展其应用范围,可以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河北省红色经济可持续发展[4]。革命文物还是党史学习的生动教材,在系统梳理河北红色文化的基础之上,挖掘河北红色旅游资源,积极拓展党史学习和教育红色文化线路,并通过信息化融合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宣传和引导效果。注重革命文物保护同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河北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河北红色旅游线路规划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保护好革命文物的基础之上,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文化,凝心聚力建设美丽河北,建设经济强省,充分发挥出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结语:综上所述,阐释和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就需要发掘河北革命精神的内涵,将河北革命精神谱系融合到教育中、实践中,让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更加充实完善,让河北革命精神洗礼燕赵儿女精神,让燕赵儿女能砥砺前行、勇敢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杨,张涛,王文博,李昕. 以新媒体宣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绿色发展[J]. 办公室业务,2022,No.397(20):50-52.
[2]李烨. 西柏坡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
[3]李政锴. 赓续与新拓:河北红色文化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1,19(02):78-81.
[4]周海娣. 新时代西柏坡精神教育功能发挥及实现路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