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中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赵晓雨
  
文化媒体号
2023年16期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050000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中实践教学的困境及对策。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资料的收集,笔者发现了当前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一些困境,如资源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在充分分析这些困境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包括完善校本资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等。这些对策旨在提升高校思政课融合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效果,进一步加强文化教育学研究领域对于思政课改革的贡献。

关键词: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融合;实践教学;对策研究

本文系2023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研究项目《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中育人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XDJ2023B547

1.引言

从高校思政课最新版的教材内容来看,《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已经不同程度地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实现了静态融入。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影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具有河北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有效程度还有待提高,融合的路径有待进一步拓宽。

在前期的文献梳理和资料收集过程中,本研究发现了这些困境,并系统地进行了分析。在充分认识并剖析困境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旨在提升高校思政课融合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效果。其中包括完善校本资源建设,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等。这些对策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也为文化教育学研究领域对于思政课改革的贡献提供一定的参考。

2.河北高校思政课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现状与困境

2.1 现状描述:河北高校思政课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实践情况

本研究旨在分析河北高校思政课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实践情况,即以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资料的收集,本文揭示了当前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实践情况和困境。

首先,河北高校思政课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实践在资源匮乏方面存在困难。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在思政课中运用这些资源却面临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工作尚不充分,相关教材和学术研究的缺乏限制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传统文化领域的专业素养普遍较低,缺乏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的能力。

其次,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河北高校思政课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实践困境之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然而,在融入河北地方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些高校思政课仍然将重点放在抽象的政治理论教学上,而忽视了地方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

2.2 困境分析:融入实践的问题与挑战

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困境和挑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

首先,一个主要的困境是资源匮乏。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资源的获取和传承都面临一定的难度。尽管河北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来说,如何获得和利用这些资源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方面尚存在不足,缺乏系统性与连续性,并未形成完善的资源体系。因此,在融入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们常常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为应对这一困境,本文提出了完善校本资源建设的对策,包括加强对校内外人文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尊重和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建立并不断优化传统文化资源库等。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为高校思政课融入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其次,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另一个困境。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课程,其设置应当与时俱进并符合学生需求。然而,在融入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中,一些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内容过于抽象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的兴趣不浓、参与度不高以及实际效果不佳等困境。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优化教材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的对策。具体而言,优化教材内容可以通过增加实例讲解、融入案例分析、提供学生实践参与机会等方式来实现。创新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现场调研、线上线下结合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文化传承和时代融合的平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融入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有机结合,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大挑战。

3.对策研究:提升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融合实效

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策略与建议。具体包括完善校本资源建设、优化教材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

首先,完善校本资源建设是解决困境的重要举措。高校思政课融入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校本资源建设,通过收集整理河北地方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和资源,建立起一个丰富多样、便于使用的教学资源库。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相关社会机构、专家学者的合作,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校本资源建设机制,才能够为高校思政课融合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其次,优化教学内容也是解决困境的关键措施。高校思政课融入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有符合具体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选择一些与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经典著作、典籍和文献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同时结合现代实践和社会现象,分析和解读其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另外,还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其对思政课的关注度和学习积极性。

最后,创新教学方式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直观生动地展示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古老建筑、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河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 李鹏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研究[J].,2018

[2] 王春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J].,2019

[3] 陈建悦.民族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困境与改进策略[J].,2021

[4] 李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融合研究[J].,2020

[5] 王思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J].,2020

[6] 鲍翠翠,明成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融合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

[7] 周婷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18

[8] 张海云.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20

[9] 林寿松.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与策略研究[J].,2020

[10] 谢文芳.地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和优化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

[11] 覃美绒.高校茶艺教学中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茶叶,2022

[12] 刘婷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J].,20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