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心肺康复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的MRC评分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吴琪
  
清川媒体号
2023年33期
泰州市中医院 江苏泰州 2253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心肺康复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MRC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获得性衰弱患者当中随机挑选80名组织实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名患者,应用心肺复苏康复治疗措施为对照组患者服务,应用多学科协作诊断治疗模式合理制定心肺复苏治疗措施为实验组患者服务,对两组患者MRC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患者满意几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第四天、第七天MRC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在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都要比对照组更短,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几项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到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统计学研究价值大。结论:在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多学科协作心肺复苏治疗措施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关键词:多学科协作;心肺复苏;ICU获得性衰弱;效果

ICU获得性衰弱是ICU重症患者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由于机械通气过程当中需要制动等因素导致神经、肌肉出现功能障碍,进而影响到患者正常呼吸。近几年,心肺复苏措施在治疗ICU获得性衰弱疾病时有较好的效果。现将实验研究汇报如下: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式

1.1研究资料。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获得性衰弱患者当中随机挑选80名患者组织实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名患者。

1.2研究方法。用心肺复苏康复治疗措施为对照组患者服务,应用多学科协作诊断治疗模式合理制定心肺复苏治疗措施为实验组患者服务,第一,组建DMT小组,明确成员职责;第二,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心肺复苏理论以及技能掌握水平;第三,实施DMT流程,ICU医生负责评估患者是否符合心肺复苏标准,征求患者家属同意后开始实施DMT,小组成员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具体方案,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心理辅导以及营养支持。

1.3实验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MRC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患者满意几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方式。应用spss20.0应用软件对实验研究过程当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及计量检验形式为x²、t,如果p<0.05则说明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统计学科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第四天、第七天MRC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在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都要比对照组更短,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几项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到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统计学研究价值大。

3讨论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在救治危重患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ICU治疗手段的进步,获得性衰弱(ICUAW)问题日益凸显。ICUAW是指在ICU治疗期间发生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肌肉无力和功能障碍。该病病程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在ICUAW患者中,MRC评分(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被广泛用于评估肌肉力量和功能,是评估患者康复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对ICUAW的深入研究,心肺康复作为一种多学科协作的康复模式逐渐引起关注。心肺康复通过综合运用康复医学、康复护理、运动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帮助ICUAW患者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功能状态,从而促进康复进程。

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心肺康复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的MRC评分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3.1MRC评分的重要性及其在心肺康复中的应用

MRC评分作为评估患者肌肉力量的常用工具,在ICUAW患者中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对MRC评分的详细分析,可以直观了解患者康复进展的动态变化,为康复方案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心肺康复中,持续监测MRC评分成为关键指标,它不仅直接反映了康复训练的效果,更为医疗团队提供了有力的指导,确保康复计划的精准性和患者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3.2心肺康复对ICUAW患者MRC评分的影响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心肺康复在ICUAW患者中展现了显著的潜力,有效提升患者的MRC评分。康复训练通过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协调性等多方面途径,有力地促进了患者运动功能的全面恢复。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康复团队能够深入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因此康复训练更具针对性,最终实现了最大化地提高患者的MRC评分,为其康复之路注入了积极而持久的动力。

3.3心肺康复对ICUAW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心肺康复对ICUAW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在提高MRC评分的同时,康复还注重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循环系统的康复,全面提高患者的生理和功能状态。心肺康复并非单一治疗手段,而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康复策略,通过多学科的协同作战,使患者得到全方位的关爱与康复支持。这种全面性的治疗方式有望带来更显著、更持久地康复效果,为ICUAW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全方位的改善。

3.4挑战与展望

尽管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心肺康复在治疗ICUAW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团队协作的难度、协同沟通的复杂性以及个体差异的考虑都是需要克服的障碍。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挖掘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心肺康复的机制,理解康复效果的内在机理,并进一步优化康复策略。同时,应加强对个体化治疗的研究,以更好地应对患者之间的差异。通过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可以期待在克服挑战的同时,为ICUAW患者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心肺康复服务,为未来的康复医学发展指明方向。

4总结

在总体上,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心肺康复对ICUAW患者的MRC评分及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这种康复模式旨在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全面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为ICUAW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长期预后。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进一步深化对这一康复模式的认识,为重症患者的康复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阚月.心肺运动试验指导下的心脏运动康复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19):143-146.

[2]韩彬.心肺运动试验指导下的运动康复对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16):143-146.

[3]孙烯辉.早期综合肺康复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23.

[4]郭涛,童华生.心肺康复治疗在ICU获得性衰弱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2017,32(05):383-385.

作者简介:姓名:吴琪(1996—),性别:男,江苏盐城,所在单位:泰州市中医院,目前职称:初级康复治疗师,主要研究方向:重症康复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