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英语新词探析

谢博
  
清川媒体号
2023年39期
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

摘要:顺应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群体使用的词汇也随之不断更新,英语作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也不例外。文章以新时代背景下英语中出现的新词为考察对象,从英语新词产生的时代特征、主要构词特点、产生的意义以及新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对促进语言学、翻译学以及文学的发展所发挥的重要性作用。

关键词:英语新词;新词构词特点;时代背景

1.引言

最早在21世纪初就有国内学者对英语新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时至今日国内学者对新词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其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时代更迭的速度极快,前辈们所研究的“新词”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已经不足以分析和解释新环境下所催生的新词,无法体现当前时代的时代特点,无法囊括新时代背景下促成词汇发展的背景知识。另一个则是只针对词汇本身进行分析,没有与相关学科领域或者相关现实发展状况联系起来,涉及范围较狭隘。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论述新词的研究对现实应用的影响,并针对不足阐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 追溯英语新词的根源

2.1 英语新词的定义

名词解释新词语的界定是比较宽松的,只要是现有的词汇中没有的都可以称之为新词语。新词无时无刻不在被创造、引用。新词的产生有多种渠道:或是来源于外语,外来词的本土化;或是吸收方言词,使用区域上的扩大化;或是旧词新用,使用上的现代化;或是新创词语,表达新概念新事物;或是借用行业用语,专门领域用语的泛化。新词主要包括新词新义和旧词新义两种情况(汪 2000:09),新词新义是指新创造出来的词汇同时含有新的含义,如technology(科技),在社会各项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之前是不存在的词汇和概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创造出这一词汇来概括所出现的一系列新兴技术。旧词新义是指已经存在的词汇因其性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病毒”与引发疾病的“病毒”就是旧词新义的典型例子。

2.2英语新词产生的原因

新词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改变、科学技术的革新、其他社会领域的发展进步。二战后,政治上的变革促进了新词的发展,丰富了当时词汇库,产生了大量与政治现象相关的新词,(谭,潘2011)如:苏美政治对峙产生了cold war(冷战)、女权意识的觉醒产生了feminism(女权主义);工业革命的顺利推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局面,随之产生了许多与经济相关的新词,如: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 Organization of Petrol Exporting Countries(石油输出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创造出大量新事物,相应地,大量科技词汇出世,如:clone(克隆)、Internet(因特网)。包括环保、教育、娱乐等在内的其他社会领域的发展也是新词的重要来源,如carbon neutrality (碳中和)、double-reduction policy(双减政策)、 lie on one's back(躺平) 。

2.3英语新词的生存状况

新词语总是伴随着旧词语的淘汰而产生,因此新旧词语的比例总体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汪 2000:8)。有时新词是由一个人独自创造出来的,有时新词又是由一起工作的某个群体创造出来。这个新词可以只为某一特殊场合而产生,此后再不出现,也可以成为语言的一部分,被辞典收录下来,成为固有词(林 1999)。新词产生后的生存状况可以归纳为三种: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种情形通常是指为了迎合突然出现的潮流而创造出来的词汇,等风头一过这类新词就会被人淡忘;继续不稳定地、小范围的存在,这类新词通常是某个专属新型行业所使用的词汇;被收录进共有词汇系统稳定发展,普遍使用且广泛流传,最后发展成旧词(陈 1999)。

3. 探寻英语新词的发展

3.1英语新词发展需满足时代要求

徐玉娟(2001)在《现代英语新词漫谈》中从英语新词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英语新词形成的主要方式两个大方向展开,阐述了英语新词在社会状况、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历程,解析了英语新词的形成方式,包括词义转换即旧词赋予新义、转化构词即名词作形容词、词汇形态变化即依据构词法产生的新词。由此可见,社会背景的探讨对英语新词的分析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以及社会发展状况都会有所不同。我们需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状况更新背景知识,以此来研究和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英语新词,推陈出新。英语新词的产生受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种主要因素,它们共同决定一个新词的最终样态。外部因素主要是指上文提到的社会因素,而内部因素主要是指构词的方式——综合各项因素最后依据构词法则创造出新词。分析新词总是离不了对词汇的社会背景和构词方式的探讨。

3.2英语新词发展需契合各学科发展

刘柯兰(2014)在《文化视野中网络英语新词的译介》中主要从文化角度分析了新词的译介,分析了文化对词汇翻译的影响。她指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间交流不可避免,英语新词的产生和应用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以中外交流为例,中国现代汉语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词汇,这些外来词对我们而言是新鲜事物,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库。同时,中文新词的英译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传播。不同文化的联系和交融促进了社会发展,不得不说首先得益于词汇的正确译介。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话语“speech”要比文字“writing”更重要,但在面对面用话语交流受限的情况下,文字成为了主要的沟通工具。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最初引进中国时,不少中国学者、传教士为了达到两种文字之间的等效翻译,对翻译所用词汇做了仔细的考究,如god到底翻译为“上帝”、“神”还是“天”(谢天振,2009,82-85)。实际上,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认为上帝就是最至高无上的,但在中国并没有上帝一说。为了准确传达原教义中某个词汇的意义,还是得对输入语言进行反复的推敲才能产出最合适的词汇来表达。通过产出新词来表达新事物的意识比较薄弱的时期,在翻译中通常选择音译,这就会导致译本出现过多朦胧的概念使得文章晦涩难懂,或是注释过多阅读起来十分困难。还是以宗教传播为例,佛教是由印度引入,梵文大都没有相对应的汉语言文字,于是只能采用音译的方法同时加以注释。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外文学、思想交流频繁,因翻译用词出现了几次激烈的“争论”(谢天振,2009,141-162)。不言而喻,新词的研究对在翻译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对翻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投入实践的成果就可以在翻译事业上得到体现。加强理论投入实践的举措才能真正体现学术研究的价值。

4.英语新词的用途探析

4.1新时代英语新词特点

正如引言中所提到的两点主要的不足,新时代对于英语新词研究的现状主要表现为:首先体现在时代局限性,词汇时代性具体表现为词汇因所处时代的文化、政治、经济背景的不同而体现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随着中国的强盛,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逐渐变大,从而外界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兴趣并给予了重视,因此跨文化交流就无可避免(张 2010),就拿近段时间牛津英语词典收录的中式英文词汇来说:“hukou(户口)、hongbao(红包)、gouji Berry(枸杞)、add oil(加油)”(sohu,牛津词典居然收录了这些中式英语,par.4)这些词都是富含中国特色的流行词汇,词汇的表层意思容易用其他语言进行翻译说明,但其中蕴含的文化含义却是不能轻易用其他语言解释清楚的。为了更加准确无误的进行文化交流,更是为了尊重他国文化,以产出具有文化特色的新词的方式来取代用目标语来解释清楚“这个概念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繁琐的工序。就上述例子,我们可以从语言学构词角度看出即使直接收录外来词,不同词汇也存在不同的构词方式(林 2020):借词,直接借用汉语拼音的形式;创造新词,如gouji Berry就是汉语拼音加上词缀berry组成;旧词新意,add oil在英文中不表示加油的意思(高 2001)。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除了词汇结构方面,新词的构成还具有相应的构词理据。就目前我国学者所研究的构词理据主要包括隐喻理据、转喻理据、类比理据(秦,王 2013:18)。构词理据研究也是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新词的构成理据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词和使用新词。从上述例子中,“add oil(加油)”一词主要以类比理据为支撑。通过类比可以形成复合新词。比如:复合词“web rage”(网络无名火)出现以后,通过和道路上、工作中等等出现的无名火类比,产生了新词“road rage”“work rage”。同理,Add oil作为一种提供动力的行为,被引申为为某人加油打气(周 2012)。

4.2新时代英语新词功用

从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翻译到我国新时期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在这段学习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国吸收了外来文学的写作技巧和艺术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本国的文学,引进了如“意识流”、“印象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等与写作手法相关的专业术语。(谢天振,2009,249-253)西方对中国文化典籍,如《论语》、《道德经》、《中庸》的翻译,引入了道家和儒家等宗教性概念,从而产生了“Taoist”、“confucianist”等一系列宗教性词汇;对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的翻译,了解到“忠义、妖魔鬼怪、宅院”等富有强烈中国文化色彩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文化交流、丰富了西方的词汇系统。(谢天振,2009,227-242)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对字句的反复推敲是严谨的表现。无论是文学的译入还是译出,除了了解文化背景外,要想准确表达思想或是学习写作形式,必先选出最贴切作者表达意图的词汇,否则容易产生歧义,出现理解错误的情况。关于历史上争论应该将外国文献中式化还是保留作品原有的味道,后者的看法更能站得住脚。既是学习外来的事物,若是去除了原有的味道,就也谈不上学习了。例如:西方在译介中国宗教方面的书籍时,直接将中国宗教中的各种含义找个相似的词汇代替,就失了原味,译介的作用只能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别国的故事而不是真正的学习其他的教义。在如今科技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不同地区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断,研究随各种社会环境下产出的新词以适应国际发展需求是十分必要的。世界发展迅速,人类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这种优渥的生存条件下,人类学习和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对接触新鲜事物的愿望也很强烈。在网络平台上几乎每周都会产出新的热词,新词的产出速度可见一斑。因此,对新词的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实时关注新词的产出,预测新词的发展动向,对有使用价值、传播价值的新词进行汇总分析,以促进翻译学、语言学等领域的发展。

5. 结语

时代性是语言具有的最明显的特征,而词汇作为语言的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更是无法摘除时代性这一标签,这充分说明词汇的研究永远充满活力。正如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学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现代主义时代所流行的“意识流写作”和“荒诞主义”,词汇的更新催生新的翻译术语来传播新时代的文化,文学作品的传播需要借助翻译,而翻译又要根据语言学领域对新时代产出的词所作的解释进行词汇的选择。新词的研究在跨文化交流上凸显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活中时时存在对新词的使用,掌握反映新事物、新现象的新词新语对于我们来说是顺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因此研究工作者需要关注新信息,加强对时代热点的学习,不断更新、完善改进现有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做到与时代同步,并在此基础上正确以及准确地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

参考文献:

[1] 陈维真.英语新词浅析[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1999(04):315-319.

[2] 林晓玲.现代词汇学角度下的网络英语新词汇特点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12):87-89.

[3] 刘柯兰.文化视野中网络英语新词的译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03):132-136.

[4] 林承璋.《英语词汇学教程》读后[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04):50-51.

[5] 秦洪庆,王红梅.英语新词构成的理据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18):105-106.

[6] 谭益兰,潘冰冰.英语新词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6):148-152.

[7] 汪榕培.英语新词追踪[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8):10-14

[8] 汪榕培.英语新词的来源及展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9):7-11.

[9] 搜狐新闻. 牛津词典居然收录了这些中式英语[EB/OL].2018-10-25.

[10] 徐玉娟.现代英语新词漫谈[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1(01):55-59.

[11]谢天振. 中西翻译简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2] 周聪慧.灵活实用的英语构词法——英语新词汇的构词特点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4):113-114.

[13] 张志华.英语新词新语的构成特征及发展趋势[J].教学与管理,2010(30):63-64.

作者简介:

谢博(1987- ),汉族,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英语教师,中一级,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基础英语教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