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幼儿园绘本阅读游戏化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前教育也得到了发展。绘本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能为幼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撑。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单纯的绘本教学难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通过游戏展现绘本内容,开展绘本阅读游戏化活动,能够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相关知识。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阅读;游戏化
游戏具有独特的魅力,幼儿园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可以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绘本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文学性及艺术性,包含生动的故事内容与多样化的插图,有助于促进幼儿情感、思维发展。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引入游戏化措施,塑造游戏化情境,可以调动幼儿的感官,使其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因此,幼儿园需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课程游戏化在幼儿绘本阅读指导中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绘本阅读、游戏活动是幼儿园达成育人目标的两个基本途径,将二者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而且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开发幼儿潜能。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创新。兴趣教学是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教师要应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兴趣,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刺激,由此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让幼儿全身心参与绘本阅读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将幼儿学习活动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游戏化实践中,教师要注重情境创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绘本阅读[1]。如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汉堡男孩》开展绘本阅读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游戏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蔬菜歌》,让幼儿通过歌词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及其营养价值:“胡萝卜,红又长,脆又甜,有营养,增免疫,抗癌症,胡萝卜,来帮忙。圆冬瓜,味道佳,夏天吃,人人夸,清热毒,保健美,吃冬瓜,顶呱呱。大白菜,真是宝,维生素,含量高,清虚火,除干燥,冬天吃,错不了。西红柿,红又圆,营养全……”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开展“水果蔬菜分家”的小游戏。将一些水果和蔬菜的小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幼儿基于自己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对这些水果和蔬菜进行分类,并说一说做汉堡要用到哪些食材,简单介绍和评价自己的饮食习惯,从而让幼儿明白营养均衡的意义。最后,教师介绍绘本和阅读主题,让幼儿明白阅读目的。这样创设欢快、和谐的情境和氛围,可以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
二、结合幼儿需求调整游戏环节
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绘本游戏讲读时,应充分掌握活动本质,是为了更好地使幼儿开展绘本阅读,并非纯粹娱乐。首先,当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时,可添加阅读情境,基于绘本内容设置有关的游戏,使幼儿在阅读情境中玩耍。若他们都很积极,可引导其开展空间探索,通过游戏旨在更好地带领他们开展绘本阅读,使幼儿把握阅读知识。其次,若幼儿在游戏中仅把其看成玩的项目,而忘记了阅读,沉浸于游戏中,难以静下心阅读。这个时候,要结合幼儿的情况调整方案和游戏形式,把幼儿带入阅读情境中,让兴趣回归到阅读中,推动其思维发展,增强表达能力,让幼儿产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利用故事类绘本设计游戏化阅读教学
幼儿园绘本中,故事类的绘本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些绘本故事种类丰富,内容齐全。在进行故事类绘本游戏化设计时,角色扮演是最为主要的游戏类型,同时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类型之一。因此,在进行故事类绘本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自行准备服装和道具。准备的过程是幼儿重新了解绘本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幼儿能够深入理解绘本故事,而台词排演的过程,是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过程。例如,《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讲述的是老虎因为不爱刷牙结果长龋齿的故事。其中的角色有大老虎、狐狸和其他小动物。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游戏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还能让幼儿认识到刷牙的重要性。在故事演绎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故事编写游戏,在《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故事结尾小狐狸成功拔掉了老虎的牙,打算带着糖去找下一个动物。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小狐狸下一个会找谁?它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对话?”大部分幼儿根据绘本最后的图画得出结论:“小狐狸会去找狮子”。教师可以接着让幼儿猜测狮子与小狐狸、老虎会发生什么样的对话,以此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四、深挖绘本,丰富游戏素材
绘本是一种图片与文字结合的阅读资源,深受幼儿的喜爱,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分析绘本中可以利用的元素,将游戏元素、幼儿特点和阅读活动有效融合,在游戏情境中引导幼儿阅读,保证绘本阅读活动的效果[2]。教师需要对文本进行分析,发掘其中的游戏内容。每一本绘本都有其独有的教育价值,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根据绘本中的情节和画面设计相应的游戏。如在科普绘本《甜甜的,是红薯》的阅读教学中,幼儿可以了解红薯的特征,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游戏:在种植区域种植一颗红薯,并且将绘本放在种植区,准备好记录本和工具。幼儿通过阅读绘本可以了解红薯生长的各个阶段,产生种植红薯的欲望,每天照料和观察红薯,观察红薯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绘本中除了精彩的故事情节外,还有具有美感的画面,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画面设计游戏。如在《一步一步,走啊走》这一绘本中有各种动物行走的画面,这对幼儿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许多幼儿会主动模仿动物的动作。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肢体游戏,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绘本阅读与幼儿游戏活动有机结合,既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还可使幼儿园教学更具实效性。因此,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幼儿发展情况,积极开展游戏化的绘本阅读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猜测、感知、领悟绘本内容,以此挖掘幼儿的潜能,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兰花.幼儿园绘本游戏化阅读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3(3).
[2]李英姿.幼儿园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实践与策略[J].家长,20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