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现当代散文选文的比较探析

赵力燕
  
创新教育媒体号
2023年15期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

摘 要:本文旨在比较和探析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现当代散文选文的特点和意义。首先,我们将对新教材中的散文选文进行整体概述,了解其涉及的主题和风格特点。然后,我们将选择几篇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深入分析它们的内容和写作风格,并比较它们与传统经典散文的异同之处。最后,结合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我们将提出对于散文选文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语文;新教材;散文

引言:现当代散文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新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选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主题,既有独立思考的个人经历,也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散文作品,学生可以加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观念。

1. 散文选文的整体概述

1.1 主题:人生哲理、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等

现当代散文选文的主题广泛而丰富,涵盖了人生哲理、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等多个领域。这些选文通过文字的力量,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社会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其中,人生哲理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感悟,社会现象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景观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这些主题引发了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样性。

1.2 风格特点:抒情、议论、叙事等

现当代散文选文的风格特点丰富多样,包括抒情、议论、叙事等多种风格。抒情风格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情感,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感悟和体验传达给读者。议论风格通过明确的观点和逻辑论证,向读者阐释作者对一种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叙事风格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故事情节,展示了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事物。

1.3 作品背景和作者简介

现当代散文选文的作品背景和作者简介各不相同。这些选文来自于不同的背景和环境,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的思考和感悟。作者的背景和经历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些作者是经验丰富、思想深刻的文化名人,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和观察,写出了引人深思的作品。还有一些作者是新生代的文学青年,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表达方式,展示了现当代散文的新气象和风貌。

2. 代表性散文作品的分析

2.1作品朱自清《荷塘月色》:内容、结构

当谈及代表性散文作品时,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以描写荷塘为主题的散文作品,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从内容上来说,《荷塘月色》主要以描写荷塘的美景和作者在荷塘中的所见所思为主线。朱自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写出了荷塘的静谧、清幽和宁静的氛围。他将自然界的优美与独特的内心体验结合起来,为我们呈现了诗意的、情感的、文化的荷塘。

在结构上,《荷塘月色》采用了线性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文章一开始,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了荷塘的美景,接着通过叙述自己在荷塘所思所感来展示了荷塘的魅力。整个文章结构圆合,层次分明,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流畅的阅读体验。

2.2作品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情感主题和表现手法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悼念性抒情散文,写于1926年4月1日,是为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刘和珍烈士而写的。

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除了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外,本文还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如“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文明人”“惊心动魄的伟大”“伟绩”“武功”都是反语,“伟绩”是指灭绝人性的劣迹,“武功”讽刺了反动派凶残野蛮的暴行。表达了作者对三个女子临难不惧的赞颂,对执政府的愤怒、憎恨和讽刺。

又如“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段话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徒手请愿虽然付出极大牺牲,但结果对社会进步影响并不大。因此,作者希望人们从这次惨案中吸取教训,采用更有效的斗争方式。

总之,本文通过纪念以刘和珍君为代表的爱国青年,表达了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以及对烈士牺牲意义的理性思考。

3. 与传统经典散文的比较

3.1 主题和风格的对比

就主题而言,新教材中现当代散文选文偏向于展示当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和现实问题。这些选文关注于当下人们生活面临的挑战、思考和价值观的多样性。与此相反,传统经典散文往往着眼于自然与人生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观念。

风格上的对比也是不可忽视的。新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选文更加注重语言的力量和表达的直观性。这些选文常常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倾诉来打动读者。相比之下,传统经典散文的风格更为典雅、含蓄和富有诗意。它们往往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艺术性和思辨性。

3.2 内容和情感的异同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选文与传统经典散文相比,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情感方面都存在一些异同之处。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差异。

在内容上,现当代散文选文更加关注当下社会学生群体热衷话题,涉及到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相比之下,传统经典散文则更多地关注古代宫廷生活、士人雅集等与现代学生生活较为疏离的主题。现当代散文选文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通过描写普通人的生活经历、情感变化等来触动读者的共鸣与思考。而传统经典散文则倾向于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社会的理解和思考。

3.3 独特之处和现代性的体现

在与传统经典散文进行比较时,现当代散文的选文在独特之处和现代性方面展现出一些显著特点。首先,现当代散文选文突出了时代性和现实主义色彩。与传统经典散文注重叙事和抒发情感不同,现当代散文更加注重对当代社会、人民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反思。这种关注和反思使得现当代散文选文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现实生活,塑造出更为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通过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揭示,现当代散文选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深思。

结语:通过对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现当代散文选文的比较探析,我们发现这些散文作品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同时也展示了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个体化。这些选文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问题和社会观点,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因此,教师在散文选文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意识,使他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拓宽视野。

参考文献

[1]王本华. 任务·活动·情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支点[J]. 语文建设,2019(21):4-10.

[2]王本华,朱于国.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核心素养为依归,建设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高中语文教材[J]. 课程.教材.教法,2019,39(10):10-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