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实践方法研究

江翠
  
创新教育媒体号
2023年58期
沛县歌风小学 221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小学教育更加重视,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构建能力,还要培育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实践方法

引言

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及阅读能力等。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涵盖大量概念、定理和运算公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满足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数学语言不同于汉语语言、英语语言等,数学语言可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包括公式等,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内涵,或是语言使用不规范,就不利于提高解题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深度分析文字信息,对概念知识或运算公式形成全新的认知,可以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从而正确理解题干要求,结合所学内容总结解题思路,顺利解决数学问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1.2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看,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正确答案。以建模素养为例,建模素养主要指抓住问题的本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形成数学模型,运用数学语言对问题进行描述、解决,利用课堂中学过的概念、定理和运算公式加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能独立阅读并提取关键信息,建立相应的模型。由此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前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3有利于开发教材的阅读价值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依据,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有些内容比较深奥,小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为了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教材、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更为充分地解读信息,在教材中挖掘出更多有用的内容,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实践方法

2.1营造数学阅读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营造轻松活泼的阅读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在数学阅读情境下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会大大提升,学生也乐于沉浸在这种氛围中,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设置数学问题:“你会利用生活中的钟表来做什么事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内容。学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问题展开思考,然后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有的学生会说自己会给钟表定闹铃,有的学生会说利用钟表在游戏中计时,还有的学生会说钟表内的时间计算也是数学计算的一种。由此可见,在阅读情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2让学生强化阅读与合作的融合

在新课标中,学生处于教学过程的核心位置,被鼓励主动探索新知识,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将阅读与合作相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在阅读中学习合作、在合作中提高阅读能力的机会,实现阅读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双重提升。讨论与阅读结合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方法中,师生通过共同探索和讨论问题,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数学阅读中,学生需要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自我解释、质疑和验证等方式,深入理解数学材料,并从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通过讨论与阅读的结合,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启发自己的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思维多样性和创造性发展。

2.3加强阅读训练,提升阅读实践

结合上文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数学新课标的相关内容,本文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阅读训练,提升阅读实践。加强阅读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帮助学生根据数学问题的类型和形式选择对应的阅读方法。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掌握一种数学阅读能力就可以了,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每一种题型和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可以使用相应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可以利用线下分题型的书面练习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阅读思维和模式,也可以选择线上闯关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阅读训练的兴趣。阅读训练不需要学生过度书写阅读步骤和解题思路,只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题眼和关键字词,掌握好单位等细致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数学阅读题步骤和解题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找到学生阅读的薄弱点和优势,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数学知识。

2.4逐字逐句理解,融会贯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作为教师,要坚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原则来开展教学活动,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最初阶段,教师要向学生解释基础性概念,然后再向他们讲解数学定理和数学性质,在小学生掌握数学计算公式之后要求他们逐字逐句地理解题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具体的问题作为载体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对题目的内容融会贯通。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创新授课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传授阅读方法、延展课外阅读等策略,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兆荣.基于阅读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 理科爱好者,2022(6)

[2]景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3)

[3]张礼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 学苑教育,2022(3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