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美术课程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摘要: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是世界性的议题。为了更好的执行生态文明的理念,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珍惜自然的环保意识,本文将探究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怎样与生态文明教育相融合,如何以美术教材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艺术实践的教学中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态文明教育;融合路径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是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生态文明教育是以课程教育为基础,对生活和行动能力的培养,所以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美术教学时应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将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生活之中,为今后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视度并不高,教师的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地绘画、手工,虽然绘画是学生表达内心世界的窗口,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这样的美术教学过程完全与社会脱离,并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全新理念与美术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再就是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技巧、绘画教学等教学能力上是非常专业的,但是对于教学的创新、知识点的深入探究方面缺少教学经验的,学校也并没有组织相关教学知识的培训以及系统的学习机会,所以美术教师不能全面的将美术课程教学融合生态文明教育,学生就无法获得好的生态文明教育知识。
二、小学美术课程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以教材为依据,落实生态文明教育
美术教材是学习的基础,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通过美术教材中的知识点、活动主题等,逐渐的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在生态中发现自然的美、探索自然的美。例如,在六年级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一课,课程展示了我国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文化代表了我国各地区的独特传统和价值观,是各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但是非遗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正面临着艰难的境地,所以教师要依据课程中的精彩内容,引导学生担起传承和保护非遗项目的接班人,保障这样宝贵的文化能够不断地延续,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助力,并进一步落实学生的非遗文化生态文明教育。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拓展生态文明教育
从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已经全面迈进全新的信息化时代。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小学美术课堂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拓宽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维度。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生命之源——水》,教材的思考与讨论1.说一说,水给人们带来的美感;2.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关于水的美丽图画,以及受人类污染的影响后水的状态图画、视频,将两者进行有效对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人类对水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并对节约水资源提出合理性建议。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下不仅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能拓宽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实现生态教育多样化。
(三)以生活为背景,深入生态文明教育
艺术从生活中来,也将走进生活中去。生态美学就是生态的系统性审美,审美教育不仅要将人与自然合二为一,还要将审美融入社会生活中,这将打破美术教育与现实生活相隔离的教育弊端。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核污染、土地污染的日益加剧,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更加高。因此将气候、污染、生态等社会生活信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根据小学生的自身情况,实际生活的教育是学生情感体验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教学手段,小学美术的教学形式要以靠近学生、融入生活、依据现实为教学主要形式。因此,小学美术教育要将社会生活与美术课堂完美结合,将社会的时事热点走进美术教育课堂,引导学生将生态保护意识、生态审美思维运用于日常行为和日常生活中。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布置生活化的课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追求和生态审美意识。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提袋的设计》,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制作个性精美的手提袋课程教学之外,还要依托课程进行生态文明的教学的深入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白色垃圾制品的危害:首先是塑料制品在土壤中不断地增多,会影响农作物正常的吸收养分,影响农作物生长;其次丢弃在陆地上和水里的塑料袋会让动物当做食物吃掉,危害动物;最后,由于塑料袋的材质并不能被分解掉,长期的埋在地下污染土壤、水质。经过这样的深入了解明白环保袋是环保发展的新形势,可降解塑料袋也在一步步代替普通塑料袋,让学生在创作出美丽的手工的同时,还能培养生态审美、环境保护的意识[2]。
总结
总之,小学美术课程融合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美学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小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引领者,其环保素养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行。所以,教师要充分把握美术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实现低碳环保生态意识的缓慢渗透,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参考文献
[1].探索生态文明教育,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重庆凤鸣山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2(Z1):112.
[2]刘胜早,郑王卉.绘就和谐共生的校园画卷——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22(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