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田径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急需进行提高,学校开展体育教育就成为重中之重。因此,田径运动作为体育教学中的基础部分,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田径,学校体育,身体素质,田径运动
1、前言
1.1、研究目的
田径运动作为运动项目的基础运动,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当中也属于基础体育项目,但是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田径运动的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效率迟缓,推动田径运动教学就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点任务。
1.2、研究意义
通过对田径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现状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体育教师具备丰富的田径专业知识,将枯燥的理论依据通过简单有趣,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情,贯穿终身体育理念,培育学生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和勇于争先的优秀品质!
1.3、研究现状
自从20世纪以来,国外的诸多国家对于中学的田径体育运动项目从课程的设置,体育设施完善情况,田径课程的课时分配情况等方面进行改革[1]。在关于田径课程的设置方面,李闽杰[2]发表的《国外学校田径运动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一文中,发现关于在田径课程的设置方面,不同的学校在评价体系教育内容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相比国内的中学田径教学现状,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重视程度远远不足。
2、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2.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田径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的价值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百度学术等数据库中查找与田径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对查阅的文献进行筛选,对论文进行构思设计撰写。
2.2.2、问卷调查法
由于本文研究的需要,以及根据教学实验的分组情况,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变化进行调查。
2.2.3、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对所发放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获取相关的分析结果。
3、现状分析与结果
3.1、田径课程开设情况
作为研究对象的四所中学,泾洋初级中学田径运动课程占比46%;观音初级中学田径运动课程占比41%;渔渡中学田径运动课程占比43%;三元中学田径类课程占比45%;四所学校的田径项目占比总体上偏低。
3.2、体育设施情况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这四所学校没有标准的400米田径场,均为200米田径场。部分学校的田径场塑胶跑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胶和起泡现象,对于学生运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田径场地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完善。
3.3、田径课时分配情况
田径课程对于在中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是属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大项目.通过对这4所中学进行调查发现,田径课程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必修项目,在课程的占比上却不超过50%,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还需要大幅度提升。
3.4、田径项目教学内容分配
通过对4所学校的田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发现4所学校在田径教学的内容方面,主要围绕跑跳投开展,田径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并且都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兴趣不足,导致教师的教学成果有限,还需要在项目多样性和项目趣味性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究。
3.5、田径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5.1、田径场及器材不足
田径场地是田径运动的基本条件,田径场地的规范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效果。通过对这4所学校进行体育设施相关情况调查,有关器材不符合体育教学标准,并且相关田径器材数量不足,教学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制约和影响。
3.5.2、项目选择存在单一枯燥,缺乏趣味
田径是人类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运用到的基本运动,对于促进人类身体发育和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灌输的运动基本常识普遍枯燥无趣,教学相对单一,枯燥,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的运动为主,因此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田径运动缺少相关趣味性。
3.6、田径项目在中学教学中的对策研究
3.6.1、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注重基础培养
在中学田径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以对田径的基础能力进行培养和塑造,发掘学生在反应能力,速度力量,身体协调性,柔韧性耐力等方面的潜力。在田径运动的过程中,多注重培养学生的柔韧练习,也可以通过短时短距离的有氧训练作为对中学生耐力的初期培养。
3.6.2、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只有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爱好,才能够在运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对教师讲解内容的理解深度。教师充分备课,在田径运动中融入趣味项目,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田径项目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田径场地及器材不足,田径项目相对单一,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低,并且存在田径教学形式,内容单一等缺陷和问题。针对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注重学生的基础动作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4.2、建议
教学与科研并重,对激励教师科研工作的力度有所加大。可通过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课题的加分比例来提高田径教师参与科研的动力,并通过组织教学、科研研讨会等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教师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业务活动或科研交流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促进田径教学模式的改进,将学习的主体由教师转变到学生身上,将传统的灌输为主的学习形式逐步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去体验运动乐趣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更多的突显。
参考文献:
[1]沈丙妮. 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20.
[2]李闽杰.国外学校田径运动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田径,2021(01):65-66.
[3] 陈广文 . 国际田联田径项目在小学教学中的发展现状研究 [J]. 体 育 世 界 ( 学 术 版),2020(0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