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情境教育是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方式,但是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结合情境,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园内,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多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幼儿在情境中发展语言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能力;情境教学
幼儿时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何有效地培养这一时期的语言能力,成为了教育者与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手段,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它通过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引导幼儿感受情境
情境在幼儿教育中无处不在,教师可以秉持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通过材料投放、语言引导、环境创设、户外感知等多种方式鼓励幼儿主动感受身边的情境,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幼儿在熟悉材料的基础上,容易发现常见的生活情境,增强与同伴之间的沟通,从而推动角色游戏的持续发展。在生成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引导,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让幼儿对情境中的事物产生好奇心,从而主动抒发内心的情感。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打造阅读情境或音乐情境,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深度探索,大胆表达。在不同季节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巧妙运用饭后散步、远足、秋游等户外活动,引导幼儿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体验,自主感受情境的变化。在真实的情境里,幼儿还可以增强与同伴、教师沟通的欲望,从而用多种方式感受不同的情境。
二、促进幼儿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情境对幼儿的心理和情感的作用,创设自由、宽松以及愉悦的氛围,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激发幼儿主动倾诉的欲望。此外,教师应该通过聆听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意见等方式,给予幼儿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幼儿愿意表达,乐于沟通。在情境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应该主动倾听幼儿的对话,观察幼儿的用语习惯以及交流方式,并且及时进行记录,从而针对个体和群体形成不同的指导策略;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依据幼儿的交流情况,通过语言示范等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用语习惯,让幼儿愿意说、敢于说、乐于说。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实物资源,创设游戏情境,鼓励幼儿观察情境,让幼儿快速树立游戏意识。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询问等方式,引导幼儿和同伴之间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如此,教师能够鼓励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形成良好的用语和沟通习惯。
三、培养幼儿的前书写能力
书面表达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书写是幼儿阶段进行的非正式书写活动。幼儿可以运用笔、纸张等物品,通过绘画、涂写等方式进行简单标记或者模拟运用文字符号,表达自身的情感以及积累前书写经验。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让幼儿有感而发,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前书写的方式表达出来。此外,教师需要依据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发展特征,在情境中激发幼儿前书写表达的欲望,帮助幼儿积累各类前书写经验。例如,在小班阶段,教师可以重点关注幼儿感受情境的能力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在幼儿熟悉的游戏、生活、课程、体育锻炼等情境中,激发幼儿对各类文字符号的兴趣,启发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继而鼓励幼儿运用笔和纸张等工具尝试进行前书写。此外,在小班阶段,教师要关注幼儿前书写过程中的握笔姿势以及书写姿势等,为幼儿学习书写奠定基础。又如,中班侧重于幼儿理解情境的能力培养,教师要引导幼儿在理解情境的基础上内化知识,从而能够主动用语言进行表达和描述,并运用各类工具进行记录。再如,大班专注于幼儿感悟能力的持续发展,要求幼儿能够整体感知情境,具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想法。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前书写的机会,帮助幼儿在情境中积累书面表达的经验。
四、鼓励幼儿认真倾听
倾听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倾听能力能够为语言表达奠定基础。教师在一日生活中,不仅要关注幼儿语言表达的主动性,还要注重幼儿在情境中的倾听与感受。教师需要敏锐地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通过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夸张的表情、丰富的肢体动作、良好的语言示范,对情境进行生动的描述,以鼓励幼儿耐心倾听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语感,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例如,在讨论晨间体育锻炼的话题时,首先,教师可以唤起幼儿的回忆,让幼儿回味体育锻炼活动中的趣事,同时让幼儿思考体育锻炼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其次,部分幼儿会提出自己无法成功通过吊索的问题;再次,师幼可以共同来到体育锻炼场地,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尝试,探索通过吊索的有效方式;最后,教师可以进行经验总结,让幼儿在认真倾听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
五、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
阅读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教师将情境运用于阅读中,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思维以及联想想象等能力的综合发展。在幼儿园内,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的发展特征以及兴趣特点,提供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欣赏和阅读的绘本。此外,师幼可以合作打造阅读区,运用手偶、头饰、服装、地垫等材料,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应该结合绘本内容,鼓励幼儿在阅读的基础上,理解绘本的情感;运用头饰等道具,还原绘本的情境,从而让幼儿愿意阅读,乐于表达,敢于创造。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语言教育中。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兴趣和绘本内容,以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为幼儿创设不同的阅读情境,鼓励幼儿与情境进行互动,从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综合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例如,在阅读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时,教师可以运用播放视频、组织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鳄鱼和牙医心中的不同情感。幼儿沉浸于故事的情节,专注于故事的内容,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阅读能力。
六、结束语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情境教学法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教学方法,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快乐的、富有成效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共同携手,关注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艳.幼儿园语言游戏有效指导策略分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188-190.
[2]崔雪梅.幼儿语言教学中要重视情境的创设[J].基础教育研究,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