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家校共育背景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 思考与探索

刘倩
  
创新教育媒体号
2024年17期
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 843000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类新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由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悲剧新闻。如今,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如何能够帮助高中阶段的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能够更积极地面对学习与生活,是每一位教师与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家校共育这一背景出发,尝试探析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高中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令人们深感痛心。高中阶段本身就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即将成年,但却并未脱离稚气,其身心也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在这一时期,学生们也需要面临高考这一巨大的压力。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共同携手,帮助这一时期的学生们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一、高中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可以从下述几个方向来分析。首先,是和学业有关的问题。相较于小学和初中而言,高中生所面对的学业压力会更大,尤其是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在面对学业压力的同时往往还需要承受一些心理压力。这一时期中,他们不仅仅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如果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家长以及学校再给予学生们过度的关注,就会导致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还可能产生焦虑以及抑郁等各类不良的心理问题[1]。其次,是日常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高中阶段,学生们往往会把自己的精力都集中在学习这件事上,日常的人际交往也十分简单,但是在这一背景下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不畅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学习等因素而产生的过度竞争心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当,可能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从而引发心理问题。最后,是基于这一特殊生长时期,所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在文章开始时,我们提到了,学生们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既渴望能够独立,但是又相对缺乏独立的能力,感觉自己已经成熟了,但是却还有一些较为幼稚的思维,这导致他们的内心较为敏感,且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等,在面对一些挫折的时候,自己难以及时走出来,甚至会从此一蹶不振。

二、家校共育背景下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改善

1.以学生为根本,实现三位一体合作机制

在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围绕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并且要让教师与家长同时参与其中,利用多种方式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社区以及人文环境等都有可能会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也不能够局限在课堂之中,而是需要形成多方的合作与统一[2]。鉴于此,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与家庭和社区之间的互动,以便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对高中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当让家长和社区意识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可以利用技术参与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维一体化合作机制,以全面促进高中生的成长。

2.以负面情绪为导向,实现三位一体

在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家长以及社区多方参与其中,同时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为学生们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基于此,可以尝试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心理辅导平台,以便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有效的情绪宣泄渠道,以帮助他们在多方面的支持下,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获得健康的成长。

首先,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可以开设专门的私密健康咨询室。这个阶段的学生本身就是比较敏感的,如果健康咨询室过于开放,学生们往往会由于自尊心等种种因素而不愿意去进行咨询。在建立私密健康咨询室时,可以采取组织教师全天不间断的辅导方式,以面对面或线上的形式提供咨询服务,让学生们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咨询。在学生咨询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们进行正向的引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及时缓解压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网上家长群等,让专门的教师来向家长们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衔接。

其次,从家庭的角度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日常的行为举止等,都可能会对孩子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家庭来说,日常还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在家庭中为孩子们营造出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不要对孩子步步紧逼,而是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另外,父母们也需要遵循老师的指示,每天都需要主动去掌握各种与心理有关的知识,并协助孩子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

3.以家校沟通为主线,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是有所不同的,而这也就造就了每个学生性格上的不同。在这一基础之上,为了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还需要依据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以及他们的成长特点与自身个性,来定制更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帮助学生们在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下,正确看待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一工作的开展,往往还需要以家校共育作为基础,日常学校与家长之间要做好沟通,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是符合学生们自身个性化需求的。学校应当在日常中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除了对每一位高中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外,还需要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并与家长和社区共同努力,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每一名高中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尽管这种教育工作的开展无法直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但是它却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更加精神的身心状态来进行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有助于全面促进高中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申振宇,赵晓娟.基于家校共育背景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5):93-97.

[2]明洁.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校共育模式的思考[J].人生与伴侣, 2021(12).

[3]张福娟.基于家校合作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