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聚焦德育立人,赋能班级管理
——将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在教育改革的深入下,德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进而探讨了德育融入班级管理的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旨在通过德育与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德育;学校教育
一、引言
面对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挑战,班主任们需重新审视其策略。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阶段,单纯的严格管理往往适得其反,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提升班级管理实效成为校园管理的迫切任务。班主任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转变传统管理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实践与观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班级管理不仅成为纪律的维护,更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重要助力。
二、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概述
(一)初中学生德育的现状
从当前初中生自身的道德观念来看,部分学生存在道德观念淡薄、品德良莠不齐的问题。一些学生缺乏尊重父母、师长和老年人的基本道德意识,不懂得感恩他人,容易在物质和消遣娱乐中迷失自我。同时,一些学生过于关注个人利益,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团队协作能力较为欠缺。
同时,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部分教师的德育素质和专业能力也有待提高,他们往往只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发展。此外,家庭和社会环境也对初中生的德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家庭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培养;而社会上的负面信息和不良行为也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意义
通过将德育理念融入日常班级管理,能够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受到德育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德育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尊重师长、友爱同学,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为班级和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能够建立起更加平等、尊重、信任的关系,学生之间也能够形成团结、互助、友爱的良好氛围。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让学生更加愉快地学习、成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让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教育理念、实施方式、师资力量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等。下面我将分点论述这些问题。
(一)教育理念上的不足
在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对于德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道德知识传授层面,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他们往往将德育视为一种外在的规范和要求,通过强制性的教育和约束来塑造学生的行为。这种教育理念忽视了德育的内在价值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真正培养出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责任感。
(二)实施方式上的单一
目前,许多初中在德育实施方式上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育,缺乏多样化和创新性的教学手段。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验和感悟德育的意义。此外,一些学校在德育活动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导致德育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效果。
(三)师资力量的不足
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需要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来支撑。目前一些初中在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不足。一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德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胜任德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对于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开展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德育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四)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德育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家庭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培养;而社会上的不良信息和行为也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冲击。这些因素都使得学生在接受学校德育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挑战。
四、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对策
面对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对策,以确保德育能够真正渗透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更新德育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性
首先,我们需要更新德育理念,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德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我约束、自我提升。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责任感,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而非被动的接受者。
(二)丰富德育实施方式,增强趣味性和实践性
德育的实施方式应该多样化、创新化,以增强其趣味性和实践性。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育外,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道德辩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和感悟德育的意义,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德育素质
教师是德育融入班级管理的关键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德育素质。首先,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其次,教师应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最后,学校应建立健全德育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德育工作中。
(四)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形成德育合力
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因此,我们需要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形成德育合力。首先,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其次,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德育活动,拓宽学生的德育视野。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社会道德风尚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融入和发挥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束语
将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德育与班级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提升德育认识、创新德育方法、系统规划德育内容、平衡应试教育与德育、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共同推动初中班级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基伟.聚焦德育立人,赋能班级管理——将德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23,(22):30-32.
[2]李杰伟.初中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J]. 中小学班主任,2023(13):59-61.
[3]费雅莉.班主任德育融入数学教学探索与实践[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1(2):36-37.
[4]陈红霞.初中数学班主任德育融入数学实践之探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2(4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