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张毕灵
  
创新教育媒体号
2024年53期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南屏镇初级中学校 663307

摘 要:在班级成长与构建的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工作效能的优劣直接作用于班级的气氛和风格。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阶段,他们需要班主任的适时而恰当的引导与鼓励以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在新型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当前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遭遇的挑战,并探寻问题的根本所在。这样做有助于迎合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真实需求,并制订出符合新状况下的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班主任;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我国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政策,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挑战。教育管理的内容、方式、形式和手段都经历了显著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需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推动初中生个性化与全面性的成长,面对班主任在管理上遭遇的挑战,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并迅速实施有效的应对策略,是极其重要的。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班主任管理方法单一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动下,班主任的管理思维和方法面临严峻考验。学校教育逐渐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尽管大多数班主任已经认识到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并试图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但在具体实施管理计划时,仍然存在一些担忧和不足之处。特别是我国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班主任的所有管理工作都是以“提升成绩”为核心,班级管理缺乏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多样化、创新性的模式。这种单一的管理方法严重削弱了管理的有效性,甚至激化了师生间的冲突。

(二)班级凝聚力有待提升

现如今,许多中学生自幼受到过度溺爱,常常以自我中心,缺少团队精神和对集体荣誉的关注,责任感和道德观薄弱。同时,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追求时尚,对学业成绩冷淡,这种现象造成班级团结性极低,许多学生不参与班级活动,也不知如何与教师和同学相处,因此,现代班级管理需要强化团结建设,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一个“挑战”。

(三)缺少有力的沟通管理

高效率的沟通对于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成果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许多班主任的管理职责主要局限于校园内部,很少主动进行家庭访问。即使有家庭访问,也常常流于形式,未能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未能全面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或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当学生面临学习或生活上的挑战时,班主任往往不能及时掌握实际情况,也无法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不符合班主任应充当的“良师益友”的角色,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或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应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的管理职责应当凸显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强调学生独立的人格特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个人价值,培养他们成为有梦想、有追求、有道德、有学识的社会主义继承者。因此,班主任在执行管理任务时,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量身定制的教育,激发学生的自由成长和快乐学习,彰显他们的个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班主任需要做到公正无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比如,有的学生热衷于书法,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运动,班主任应当在班级管理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提供身心健康发展的平台,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

(二)体现以人为本

在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和计算机已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媒体的变化使得信息获取渠道日益拓宽。相较于其他学段的学生,初中生接触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吸收知识的能力也更强。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更为强烈,表达也更加勇敢,然而,他们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却相对较弱。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特别是要掌握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意识、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班主任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实施德育教育,并鼓励学生为班级建设提供建议,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就会更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德育教育也得以真正落实。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教师还应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即帮助初中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班主任应发挥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实践互动,完善班会建设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初中班主任的角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书育人,更多的是要扮演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班会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可以拉近师生关系也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定时组织班会活动,同时采用不同的班会主题,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状况。例如,可以举办以“我为班级献计献策”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凸显自己的主体地位,共同讨论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这样的班会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使他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愿意自觉遵守这些规章制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班主任的权威角色。在班会的筹备过程中,从主题选定、活动策划到总结经验,班主任都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班主任还应关注学生在实践互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在班会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协调、合作,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此外,班主任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班会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班主任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意识到自己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引导者,同时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并让学生认识到班级管理对其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此外,初中班主任应不断探索有效的管理策略,以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含,孟伟伟.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3(44):30-31.DOI:10.3969/j.issn.1674-9324.2013.44.020.

[2] 交巴草.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速读旬刊, 2017.

[3] 肖娇.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5, 000(0z2):44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