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小学英语学科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需关注学生心理发展与英语能力提升。基于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学习理论,提出精准把握需求、优化作业内容和拓宽创新路径的策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英语学习效果,促进全面发展,这些策略将助力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改进与优化。
关键词:双减政策;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与实施,教育领域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业设计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形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双减”政策的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越来越重的课业压力。长时间的课堂学习、大量的作业和校外培训,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抑制了大家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减”政策应运而生。“双减”政策,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教育部门为了缓解学生过重的课业压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该政策强调,学生应该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和休息时间,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高综合素质。在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育同样面临着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往往难以做到精准、有效。过量的作业不仅让学生感到疲惫不堪,还可能导致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需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避免过度强调数量和难度。
二、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在设计农村小学英语作业时,教育心理学理论是不可或缺的指导原则。这一理论强调,作业的设计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确保作业内容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能满足认知需求。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至关重要,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确保作业内容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图片配对或单词连线作业,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而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或写作练习来挑战英语应用能力。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关键,学生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能力。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如单词拼写和句型转换,以帮助巩固基础知识;而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作业,如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以激发大家的求知欲[1]。
(二)语言学习理论为导,促进英语能力提升
在设计农村小学英语作业时,语言学习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导向。它强调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个性化,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依据语言学习理论,知道语言的学习需要通过实际运用来巩固和提升。因此,作业设计应注重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例如,可以设计模拟真实场景的角色扮演作业,让学生在扮演角色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这样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了语言学习的乐趣。语言学习理论也指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大家的学习方式和速度各不相同。因此,在作业设计上,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作业选择。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动力。语言学习理论还强调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作业设计中,可以融入跨文化元素,如设计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作业,或让学生撰写跨文化交流的英文邮件等。
三、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精准把握需求,优化作业内容
在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精准把握学生的需求是优化作业内容的核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明确教学目标是设计作业的第一步,这可以帮助教师确定作业应覆盖哪些知识点和技能,确保作业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同样重要,教师需要了解每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确保作业内容能够准确反映课程要求,并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设计作业时,要确保内容既有趣又具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作业的层次性和梯度性也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作业设计应体现不同难度,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基础性的练习,帮助其巩固基础;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激发求知欲。以“My Family”为例,作业设计可以包括不同层次的任务。对于基础学生,可以要求大家绘制家庭树,并用英语标注家人的名字;对于进阶学生,则可以让其写一篇关于家庭的短文,描述家人的职业、爱好等[3]。
(二)拓宽创新路径,丰富作业形式
在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拓宽创新路径、丰富作业形式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实施策略:引入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让作业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应用程序,教师可以设计听力、口语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开展跨学科融合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将英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数学、科学、历史等,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的同时,也巩固和拓展其他学科知识。这种综合性的作业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大家的跨学科整合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将英语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例如,组织英语角、英语夏令营等活动,让学生在与外国友人的交流中提高口语能力;或者引导学生参与社区英语志愿服务,如为外国游客提供翻译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英语的实用性。这样的作业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以“英语与环保”的跨学科融合作业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撰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并在短文中融入科学知识,描述环保的重要性及可行的环保措施[2]。
四、结语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需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通过精准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水平,优化作业内容;拓宽创新路径,丰富作业形式;结合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学习理论,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果。这些实践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应桂英."双减"背景下小学中段英语跨学科作业设计的策略[J].福建教育研究,2022(7):76-78.
[2]柴鼎磊."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中段英语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吉林教育,2023(21):32-34.
[3]景丽.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问题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2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