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探究

刘雄丽
  
创新教育媒体号
2024年64期
湖南省娄底市第三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417000

摘要: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数学本就不只是枯燥的数字和抽象的图形,而是能够用来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思维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文章以实际教学案例为基础,分析了跨学科融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方式方法及反馈评价,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人们不断寻找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方式办法,跨学科融合让我们豁然开朗。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局限于本学科内部,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融合。因此,探索和实践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二、跨学科融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部分教师认为教好数学一门课都不容易,还搞什么跨学科融合,不是自找苦吃吗,却不知跨学科融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许多重要作用。

1、拓宽学生视野:跨学科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学科壁垒,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

2、增强学习兴趣: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动力。

3、提升综合能力:跨学科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三、跨学科融合的实施策略

如何实施跨学科融合呢,已经有老师做了有益的尝试,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做了梳理,主要是以下一些实操经验。

1、课程内容整合: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内容,如物理、化学、生物等,通过具体实例展示数学知识的应用。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稳定性时,可以引入建筑学中的三角形结构;在教授概率时,可以引入生物学中的遗传概率等。

2、教学方法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同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互联网等,海量资源精心选择,以最新最具前沿的知识提升学习水平。

3、实践活动开展:组织跨学科实践活动,如数学与艺术的结合(如利用黄金分割比例进行艺术创作)、数学与体育的结合(如利用数学原理优化运动策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和价值。

四、实践案例与效果评估

这里以“三角形重心在哪里”一课为例,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首先,从物理学的角度引入重心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然后,通过数学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并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三角形的重心位置规律;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三角形模型并测量其重心位置,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实践结果表明,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灵活掌握知识方面往往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同时,学生在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培养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以下是一个更具创意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案例——《“星际旅行”中的数学与科学探索》,该案例融合了数学、科学、艺术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1、案例背景

在传统的数学和科学教学中,学生往往面对的是抽象的公式、定理和实验,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或更广阔的宇宙世界相联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设计了一项名为《“星际旅行”中的数学与科学探索》的跨学科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模拟星际旅行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科学、艺术以及信息技术的知识。

2、教学目标

数学目标: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几何图形、概率统计等知识,并能在星际旅行场景中 灵活应用。

科学目标:了解宇宙的基本构成、行星运动规律、太空探索技术等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艺术目标:通过设计星际飞船、绘制星球地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创造力。

信息技术目标:运用编程技术模拟星际旅行过程,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教学实施步骤

情境导入:教师创设一个未来星际旅行的情境,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壮丽历程和面临的挑战。展示一些真实的星际探索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分组探究:学生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星际旅行任务,如设计星际飞船、规划航行路线、计算资源消耗等。各组根据任务需求,自主选择数学、科学、艺术和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

跨学科融合:

数学与科学融合:学生利用数学公式计算星际飞船的飞行速度、轨道参数等,同时结合科学知识了解行星引力、宇宙辐射等影响因素。

艺术与科学融合:学生根据科学数据设计星际飞船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绘制星球地图,展现不同星球的生态景观。

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学生运用编程技术模拟星际旅行过程,包括飞船的起飞、加速、变轨、着陆等阶段,同时利用数学算法优化航行路线和资源分配。

展示与评价:各组展示他们的星际旅行计划和成果,包括星际飞船模型、航行路线图、星球地图等。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提问,共同探讨改进方案和优化建议。

反思与拓展:学生反思在跨学科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未来研究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社会问题。

4、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星际旅行”中的数学与科学探索》这一跨学科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科学、艺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案例展示了跨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五、结论与展望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和实践。通过跨学科融合的实施,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能力。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周明君,《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思考》,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