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性思维方法研究

曾祥明
  
创新教育媒体号
2024年68期
四川省邻水县第二中学 638500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任务之一。高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其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性思维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性思维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性思维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的现状分析,指出传统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出一系列创新性思维培养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项目式学习、批判性思维训练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创新性思维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创新性思维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语文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更要求他们具备批判性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创新性思维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而创新性思维方法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此外,创新性思维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创新性思维培养还能够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创新性思维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启发式教学——思维火花启发引导法

启发式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深入探索文本的内涵和意义。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教师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时,首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林黛玉,初到陌生的贾府,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和感受?”学生开始思考并尝试站在林黛玉的角度去感受那种初来乍到的紧张和不安。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启发:“在文中,林黛玉的哪些言行体现出了她的性格特点?你能从中读出哪些深层含义?”学生再次深入文本,寻找相关描写,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给予学生启发和引导,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最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深入理解了文本内容,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2.项目式学习——实践创新项目驱动法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创新性思维。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琵琶行》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琵琶文化探索”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任务。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探究任务,如琵琶的历史渊源、琵琶的种类与特点、琵琶名曲赏析等。接着,学生开始分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他们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搜索、采访琵琶演奏家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最后,各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他们通过PPT演示、琵琶演奏、视频展示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性思维。

3.批判性思维训练——思辨深化逻辑分析法

批判性思维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性分析和评价文本内容。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和观点辨析。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雷雨》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场关于“周朴园与鲁侍萍爱情悲剧根源”的批判性思维训练。首先,教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提取关键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事实举例等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反驳对方的观点。同时,教师也积极参与讨论,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反馈。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4.跨学科融合教学——知识融合综合拓展法

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互融合的教学策略,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设计综合性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鸿门宴》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学科和政治学科的知识,设计一个综合性的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然后,结合政治学科的知识,分析鸿门宴中各方势力的政治动机和策略;最后,让学生结合语文学科的知识,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和赏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锻炼自己的综合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学科壁垒,拓宽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总结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性思维方法研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通过启发式教学、项目式学习、批判性思维训练和跨学科融合教学等策略的实施,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和综合能力。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还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性思维方法的应用与实践,以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策略[D].华东师范大  学,2020.

[2]陈晓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  2018(24):107-109.

[3]刘晓华.高中语文创新性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2016(18):164-16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