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最为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初中信息课堂教学当中扮演着重要的教育角色,对促进学生共同学习、进步以及全面发展十分关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善于利用团队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是助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完成教学目标和确定教学意义的生动体现。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引言:
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随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已经在课堂教学当中被广泛运用,有利于帮助初中生建立起以主动学习、共同进步、协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共享学习成果、集思广益,以及结合个体与团队学习目标共同探讨学习问题具有推动作用。
一、进行科学分组,把握分组原则
科学的分组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平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也是信息技术教师真正掌握和了解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的表现。在分组过程中,应该有科学的分组原则[1]。例如,以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掌握能力或者学习能力作为参考进行分组,在保证小组人数对等的情况下,还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考察,当然在分组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呈现优秀学生与差生之间的互补关系,让学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其次,为了更加强化基于小组合作理念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教学成果,在教学时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带动全班学生和谐进步,促进学生在竞争机制下积极向上发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有序和高效。同时,科学的分组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平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也是信息技术教师真正掌握和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
二、理解小组合作意义,营造合作气氛
在分组后,信息技术教师想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就要充分理解小组合作的意义。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新的教学要求:在课堂上,不仅仅要做到老师对相关知识进行传授和讲解,更应该关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和探讨能力,让学生在团队合作当中充分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和乐趣,使得团队合作发挥出最大化的学习作用。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使用正确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推动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充分激发学生在团队学习中的优势所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教师要在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小组任务驱动要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充足的合作机会。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的发展史这些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给学生分配具体的任务,去搜集相关的计算机发展历史,达到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效果。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方案中要明确体现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设计出小组合作任务,在完成课堂导入之后,让各小组直接进行任务探讨和分析,在完成探讨之后进行任务汇报和小组之间的结果分享,并且对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整理介绍,以小组学习报告的方式在全班面前进行展示,要求学生做到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结果进行知识补充,以此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完善小组指导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技巧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之间共同完成计算机学习任务以及交流学习意见,更是要让学生在合作当中体会计算机知识带来的启发与思考。鉴于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完善自己的小组指导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学会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学习定位和任务[2]。例如,在教学幻灯片母版的使用时,老师发现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对使用幻灯片母版调整整个演示文稿的风格时出现一定失误时。针对这种情况,信息技术教师要完善自己小组的组织的方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练习和讲解,同时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时,对教师操作流程和步骤进行观察和学习,然后学习模仿教师的操作方式,让学生对幻灯片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可以利用幻灯片母版对整个文稿进行美化设计。同时,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验课堂当中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还要给学生机会和教师进行互动,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完成小组任务的学习中,还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才能顺利达到课堂的教学目标。
四、实行科学的小组评价体系,贯彻小组合作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有了新的认识。顾名思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对学生的评测标准就变成了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完成信息技术的任务,还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贯彻到整堂课的内容当中。比如,在小组成员的课堂准备工作中,小组学习时的任务驱动内容,以及小组成员完成任务的质量,最后就是教师要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检验,就是让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同时对学生的小组表现力和情况进行评价,以及根据学生的个体表现和小组内的表现作为综合评价标准。教师既要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过程进行评价,又要自己在课堂上进行巡视,对各个小组的总体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此外,还可以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相互交流讨论经验,以此提高小组的合作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丰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将班级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实现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效率,将有助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虽然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有赖于教师的改善和创新,但是这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当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依赖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采取科学的分组方式、评价模式、指导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受益,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能力,对信息技术建立起基础认知。
参考文献:
[1]袁佩芳.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开展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2(11):25-27.
[2]周万花.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0(18):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