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思考

张云
  
创新教育媒体号
2023年51期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有认知、有目标、有规划。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需更新教学观念,并根据“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才能够实现全方位育人。本文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改革路径。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

一、“三全育人”基本内涵

“三全育人”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且是有效的育人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从“全员”、“全程”以及“全方位”三方面育人。

(一)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是从主体而言,在高职院校中的全体教职工都需要有育人的意识,意识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才能够在教学中做好本职工作,发挥育人职能。并且教职员工之间要积极配合,相互合作,在育人上有共同目标,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二)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是从时间而言,高职院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这期间教师要做好育人工作,要根据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身心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也需要得到教师的解决,教师要发挥自身育人职能来帮助学生健康生活,和谐发展。

(三)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是从空间而言,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开展育人教育,并使高职院校内显性专业技能教育和隐性可迁徙的软技能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二、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学生只有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才能够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所认识和了解,此课程的性质并不止于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讲授大量有关职业的理论知识,轻忽学生的实践,导致学生只能在书本上和教师的讲解上来了解一些职业,这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就业中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利于学生清楚认识职业,也不利于学生做好将来的职业规划。

(二)教师忽视教学过程的指导

当前很多教师在教授课程时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注重结果,轻视过程。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来说,需要确保学生掌握每一环节的内容,才会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就会大大降低此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在学生从业素质的培养上不够重视

各个企业在招聘时都会注重应聘者的能力、专业知识和从业素质,若是一个人在专业上非常有能力,但是其他方面的素质不够,在岗位上也不会走很远。因此,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上得到提升,才能为学生铺好道路。但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就业前景等进行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与职业的匹配度,让学生对职业有更深入、系统化的认知,在未来择业上更加精准。不仅如此,不同职业对工作者的要求不同,教师要让学生对职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样在实际选择职业上才能够更加顺利。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意义

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得到国家的重视,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人数也大幅度增加,这就导致就业人数增多,就业方向不明确,出现“有人无事干”的现象,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从学生角度出发,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自身在学校内没有对未来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对职业的选择不够明确,没有职业规划,高不成,低不就,即使有合适的岗位,稳定性也不强,跳槽现象频繁发生。因此,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做好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国的职业发展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上不及发达国家,还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所以高职院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迫在眉睫。要根据我国的教育特点和学生成长特点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来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发展观,适应社会的发展,找到自身的定位和价值。

四、“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较为枯燥,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校园现有资源进行教学,改善死板、陈旧的教学方式,以人为本,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每个时段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趣味性,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也可以邀请到一些校外知名人士或者优秀的校友,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或者讲授课程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从中受到激励,从而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更多的重视。

(二)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三全育人”的关键是“全”字,如何实施改革,关键在各类育人资源是否能够聚合,育人的主体、时间和空间是否有效协同,育人是否落实到人人、时时、处处。

我校辅导员带班,专任教师授课的模式逐步成熟,育人模式亟待更新,经过对国内其他高校育人问题的研究。

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运用“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选择上有明确的目标,做出清晰的职业规划。为此,教师要深入了解该课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研究,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更具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宋美瑛王蕊.基于"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思考[J].中外交流,2021,028(003):866.

[2]宁茜多."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2(6):3.

[3]张铁成,包慧君.“三全育人”理念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

作者简介:张云,女(1984.8.5—),汉族,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研究方向:室内设计,学生管理;邮编:224002

[课题:校重点资助专项课题“基于就业力精准提升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融合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gy2017);校级课题““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专项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DJ2022B01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