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职院校基于第二课堂优化育人生态环境路径研究
目前许多学者指出职业院校育人生态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和失衡,如注重单向育人;教育方式以“模仿—重复式”学习,忽视“发现—探索性”学习;忽视学生自身在成长成才中对育人实践活动的需求和期待等。现阶段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二课堂在技能提升、激发潜能、人格塑造、素质拓展起到重要作用,以其灵活、广泛、新颖的特质,成为落实育人工作任务的重要阵地和平台,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简单的补充和延伸,逐渐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有利于开发利用各种环境资源,发挥环境育人的优势,从而优化职业院校育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树立“环境思政”育人观念,增加同育人环境的良性互动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环境思政就是要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在高校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进心灵,拓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思政教育和学校环境的良性互动。
1、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注重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学风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文化活动,提供丰富多样、具有正能量的文化产品。
2、 建设典型养成环境。“树立和宣传一批先进典型,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3、 建立制度保障环境。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和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得到落实,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增加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流量,迸发育人环境的充沛活力
1、注重宣传推广,提升育人环境的活力和吸引力
要增加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流量,宣传推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宣传校园活动,通过学校官方媒体、学生社交平台以及校内海报等形式,宣传第二课堂活动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展示活动的照片、视频和学生的参与体验,让更多人了解并加入;学生口碑传播,鼓励已经参与过第二课堂的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可以通过校内社交平台、学生论坛或者学校内部刊物等渠道发布这些内容,学生之间的口碑传播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举办推广活动,定期举办第二课堂的推广活动,如展览、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吸引学生和家长前来参观和了解第二课堂的内容和价值。
2、注重实践体验,增强育人环境新鲜感和参与感
实践体验即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实际操作、实践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实践知识的过程。如: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包括社会实践、实习、实验、实地考察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体验和参与实践活动,增加他们的兴趣和动力;建立第二课堂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将实践教学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通过案例分析、项目研究、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运用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加实践体验和参与感;组织实践活动和比赛,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和比赛,如创新设计比赛、社会调研活动等,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挥个人能力,积极参与并展现自己的才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感。
三、提高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质量,发挥育人环境的优势
1、协调高职院校第二课堂育人环境的现有资源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育人环境的现有资源,可以通过如:资源整合,对高职院校现有的各类社团、协会、实践实训基地等第二课堂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建立统一的资源库,提供全面的信息与指导;资源利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需求,将资源与学生需求进行匹配,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第二课堂选择;资源共享,促进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形成互通有无的合作机制。
2、发扬高职院校第二课堂育人环境的优势资源
因势利导,发扬高职院校育人环境的优势资源,可以通过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提供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利用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工程实践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如音乐、舞蹈、戏剧等,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等。
四、聚集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留量,促进育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留量即是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后的持续参与度,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外自主选择的、与专业学习相关或兴趣爱好相关的活动和项目。通过聚集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留量,有利于促进育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第二课堂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参与不同领域的活动和项目。通过参与第二课堂的各种活动,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知识领域和实践经验,开拓视野,培养兴趣爱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非常有益。
2、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课堂通常包括各种实践性活动,如社会实践、实验研究、创新创业等。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践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 促进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第二课堂的活动通常需要学生与其他人合作完成,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学会了相互沟通、协调合作、分享资源和分工合作,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在工作场所和社会中的合作能力和人脉发展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新华网,2016-12-8.
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22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基于第二课堂优化育人生态环境研究2022-H-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