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美妆课程加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
——以惠州本土民风民情为例
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日益上涨,社会消费开始由生存型转向享受型方向转变,因此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就业范围更加宽广,在中职专业了以变得越发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美妆课堂旧有的授课模式已逐渐不适应时代发展,本文试图对中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美妆课堂教学的现状作浅表的分析,并结合惠州丰富的本土文化来说明加强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教学现状分析
总的来讲,现存在中职人物形象设计美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知识结构陈旧,实效性不高,专业深度不够,专业面不够宽广,不同程度的存在苦干有余、巧干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结构陈旧
目前中职美妆课堂的教学方式仍存在旧模式,即:理论与实操分家,重实操轻理论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课堂上的实操也多为“过时”的妆面,教师只注重实操的把握且理论知识浅显,导致课堂缺乏理论的交流,缺乏思想火花的碰撞。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既不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理念,也不利于学生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再者教师的课堂上教学方式单一,在就读中职的两年时间里课堂多为重复性动作,循环往复营造出不良好美妆课堂氛围。师生之间极少关注当下流行的妆面,课堂上也没有进行知识更新,这是由美妆教材的更新缓慢所决定的。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而然只会机械性重复同一种妆面,成了不懂与时俱进,只会应付学校考试的“机器人”,如此打击了一大批极具表现欲望的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趣味不高,学生兴趣不高
目前美妆课堂有一些古代化妆史的课题研究,有些教师也尝试将中国古代化妆史融入美妆课堂,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的同时增加民族的认同感。我们处在广东惠州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中很多本土的历史风情值得我们借鉴,但是目前暂未发现惠州民风民情与美妆课堂相结合的情况。很多教师在将中国古代史融入课堂时也只是采用了生搬硬套和照本宣科的方式,并没有增加课堂的趣味也没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除此以外,教师自身素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有的教师自身素质低,对新事物又不能及时吸收,而且缺乏创新意识,教法单一、陈旧、落后。这对极具好奇心、喜欢新生事物的学生来讲毫无兴趣的。
(三)课堂上学生讲得多,教师做得少
这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唯恐学生实操时间不够导致练习不到位,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分组练习上,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没有机会提问,更没有时间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相互交流了。如此将中职美妆课堂变成了校外培训机构,变成了工厂的流水线。
(四)中职美妆课堂的转变
当前教育界普遍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昔日单纯的传授知识已转化为培养本事、激发创造力、提升对民族的认可度了,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都已想素质教育转轨,作为培养行业未来中坚力量的中职教育,要求我们广大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一线的老师全面提高中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美妆课堂教学质量。
(六)中职美妆课堂专业深度不够以及宽度不够广
加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中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新型美妆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众多教学改革中,贴合惠州本地历史风情创设情境教学的先例仍是空白,所以此种方法下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情境的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以惠州历史风情为基线,去学习北宋妆发和服饰的发展史,从而全面应用该知识。
二、改变与提高
现在虽说教材不停地更换,教法不停地更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是重实操轻理论,重视实操忽略了教学中理论知识是根本的教育教学思维。我改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的基本内容:①结合惠州民风民情提升美妆课堂的深度;②依托惠州西湖的风采风貌创设情境课堂,增加趣味性;③收集惠州民风的资料,制作原创艺术作品,如宋朝时期的服饰和饰品。
(二)通过教育实验法,把研究制定的教学内容运用到课堂上,以惠州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22秋和23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班级为实验班,定期开展以实验、探索、研究为主的教学活动和研究交流活动,检验课堂内容改革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以22秋和23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班级为目标,调差引入情景创设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和学生对此的接受度,以及课堂开展效果等情况。明确中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美妆课堂如何更好地利用情景创设教学模式并结合惠州民风民情进行教学,以达到更好地教学目的,拓宽美妆课堂的知识面。
(四)利用惠州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离惠州西湖、惠州金带街、惠州民俗博物馆等较近的地理优势,组织老师团队实地深入考察惠州惠州民风民情,与中职人物形象设计美妆课堂相结合,为创设情景教学模式提供素材。
(五)在实地考察的同时,不仅要调研惠州本土民风民情更要研究中职人物形象设计美妆课堂的一规律,力求做到一惠州背诵西湖为基础创设情境课堂,这就既要思考到情景创设教学与课堂的关系,又要注意到贴合惠州本土的历史风情,最终时间落实到中职人物形象设计美妆课堂上。
(六)在对中职美妆课堂结合本地历史风情创设情景教学的创新中,教师队伍要自上而下地探讨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和模式等,突破以往只凭教师本人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高低进行教学的单一模式,从而提高中职人物象形设计专业美妆课堂理论与实操双结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与此同时让学生深入了解惠州历史,增强对惠州文化的认同感和增加对惠州的热爱度,加深本课题的立意。
(七)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古今中外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强烈的浓厚的兴趣。鲁迅就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教师在教学带领学生结合本土人文风情制作原创艺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中职人物形象设计美妆课堂的知识面。
最后在结合惠州本地历史风情创设情景教学创新中职人物形象设计美妆课堂教学之下,其课程结构将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挑战,促进教师从中重实操轻理论转变为专业理论和实操双结合的理念。从中探索新型中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美妆课堂教学优化方向,拔高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美妆课堂的立意,推进结合惠州历史风情创设情急教学课堂的全面实施,构筑具有既贴合人才储备要求又带有惠州现代职业学校的创新性优化课堂。
校级课题:基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美妆课程加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惠州本土民风民情为例;项目编号:B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