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破解高校巡视“熟人社会”难题探析
摘要:巡视是“政治体检”,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巡视工作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战略安排,也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但在高校巡视中,巡视组面临“熟人社会”困境,这背后有巡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高校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网、巡视干部管理不够规范的原因。破解高校巡视“熟人社会”困境,需要有的放矢、综合施策。
关键词:高校 巡视工作 熟人社会 监督
巡视是“政治体检”,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这充分说明了巡视这一重要制度安排对于深化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巡视工作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战略安排,也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熟人社会”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其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私人关系。“熟人多了好办事”是这种关系的真实写照,“讲人情”“给面子”是“熟人社会”普遍的思维逻辑和行动模式,而这与以纪律、规矩、原则为宗旨的从严治党逻辑形成根本冲突。在高校巡视中,“熟人社会”监督难题亟需破解。
一、高校巡视中巡视组“熟人社会”困境
一般而言,高校巡视的巡视组是由以学校党委名义抽调的各二级单位干部组成。巡视组成员不可避免地与被巡视单位成员有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连接关系。参加高校巡视的同志,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担心:在学校都是相识的熟人,很多还是多年相识的老朋友,相互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人情”交集,“低头不见抬头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巡视组巡视工作的障碍和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查摆问题不深入
发现问题是巡视的重中之重,由于受到熟人关系的羁绊,少数巡视组成员在巡视过程中怕动真碰硬,查摆问题不细致、不到位,没有深入挖掘问题根源。再加之高校巡视组的成员组成是一次一组队、一次一授权,少数巡视组成员存在“打零工”心态,认为没必要过于严苛,使巡视过程浮于表面,未触及问题实质。
(二)分析问题政治站位不高
政治性是巡视的根本属性,针对巡视发现的问题,要从政治上探究其原因。少数巡视组干部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但囿于“人情”,不愿、不敢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分析问题,担心被巡视单位认为是“上纲上线”“小题大做”,因而分析问题浅尝辄止,只限于在具体事例上打转,不深究问题产生的政治根源,使政治巡视效果大打折扣。
(三)问题整改不彻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不解决,比不巡视的效果还坏,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关键要在整改上发力。少数巡视组干部不敢“动真碰硬”,在督促被巡视单位落实整改举措时不能坚持从严从实,存在“得过且过”心态,不能压紧压实责任,使巡视工作落空。
二、高校巡视“熟人社会”困境的原因分析
高校巡视“熟人社会”困境的产生既有巡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的原因,也受到高校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网的影响,还有巡视干部管理不够规范的原因。
(一)巡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巡视工作是一个逻辑严密、前后过程有序衔接的系统工程。巡视准备、了解情况、撰写巡视报告、巡视反馈、巡视整改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针对被巡视单位的巡前情况介绍针对性不足,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在巡视工作中合力发挥不够,巡视的监督、问责机制尚不完善,这些都造成了高校巡视的“熟人社会”困境。
(二)高校人情关系网错综复杂
受到同窗同门、师生、同事、亲友、老乡等联系的影响,高校的人情关系网错综复杂。高校巡视就其本质而言,是内部进行的巡视,受困于“情面”“人情”,在巡视工作中,部分巡视组成员存在“抹不开面子”的现象,导致不如实报告巡视情况、发现问题不够细致、分析问题不深入探究等问题。
(三)巡视干部管理不够规范
巡视是对被巡视单位的政治体检,《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巡视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巡视工作纪律”。高校巡视中,由于是“自己人”巡视“自己人”,部分巡视干部没有把纪律挺在最前面,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在开展巡视时,把发现的问题、线索透露给相识的人,严重违反政治纪律,严重影响了巡视的质效。
三、高校巡视“熟人社会”困境的破解对策
破解高校巡视“熟人社会”困境需综合施策,具体而言:
(一)完善高校巡视体制机制
如前所述,高校巡视是一个前后有序衔接的有机整体,需要做好协同联动。在巡前情况介绍环节,高校各职能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提供被巡视单位的情况和必要的线索,以便巡视组构建被巡视单位的基本画像,使巡视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既对被巡视单位是否积极主动查摆问题、配合巡视工作进行监督,也要对巡视组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进度进行检查。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问责机制,针对履职不力的巡视组成员追责问责,开展“巡视回头看”确保被巡视单位问题整改到位。
(二)营造良好的巡视氛围
高校巡视办公室、巡视组、被巡视单位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巡视氛围,在思想认识上,至少要让以下三点在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头脑和意识中“生根发芽”:一是巡视是政治工作,破坏巡视就是违反政治纪律和规矩,积极支持和规范开展巡视工作就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二是巡视代表党组织的权威和意志,不如实报告巡视情况就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三是巡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发现不了,对发现的问题不深究根源是失职渎职。
(三)加强巡视干部队伍建设
要选配敢担当、肯吃苦、能负责的巡视干部,通过专题学习培训、加强巡视过程指导监督、强化考评激励,把纪律挺在前面。巡视干部要对自己承担的巡视工作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熟悉巡视方法,熟悉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同时,高校党委要加强对巡视过程的指导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坚决追责问责,也要强化考评激励和结果运用,着力打造巡视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