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医学生医德培育的探索研究

陆萍 潘树苡 曹旭莹 陈数星 卢汝灿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2年18期
1广西医科大学武鸣临床医学院 530100 2广西医科大学 530021

摘要: 青年医学生承担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关键责任,他们的医德培育对社会公正和医疗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结合社会正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年医学生的医德,并强调这种培育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医学生 医德 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医学教育中,医术和医德同等重要,青年医学生的医德培育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医患关系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医德培育具有巨大研究价值。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德教育结合到医院环境及文化建设中

(一)我们将医德教育与医院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我院开展“武医之声”广播,要求医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和环境,说身边人身边事,学习身边榜样,传播正能量,共同参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教学模式。

(二)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活动:引导医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观念、人文关怀价值等,如仁爱、孝道、忠诚、廉洁等。我院经常性开展廉洁教育课、道德讲堂、武医讲堂活动,已常态化要求每月进行相关课程1次,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元素,引导广大青年医学生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三)活动倡廉,践廉于行。我院将优秀传统文化“廉洁”融入医院文化建设。举办主题活动,展示征文、绘画和书法作品,推广廉洁文化。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到新媒体平台宣传中

青年医学生是使用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主力军,我们引导青年医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创作刊发至医院微信公众号,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图、文、声、画等集为一体,打破传统媒体宣传而产生的教育形式化、教育方式单一枯燥等刻板印象。这一活动迎来了许多医学生的投稿,青年医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下进行思考和创作,截止目前医院官网平台共推文相关文章124篇。同时,在医院微信公众号新增【清廉武医】栏目,引导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牢固树立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树立其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创新体系中

教育目标的设定:在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时,将社会正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优秀文化作为教育目标的基础。社会正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公平、公正、平等和人道,而传统优秀文化强调仁爱、诚信、忠诚等价值观。将这些价值观融合到医德教育中,可以培养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生命、廉洁从医的品质。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设计医德教育课程时,将社会正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内容重点。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实践医德的具体行为。穿插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医学典故,如曹操讳疾忌医,神农尝百草等,强调医生敬业精神在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对青年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达到对内容的创新。

实践教学与社会参与:我院经常性组织学生参与医疗服务项目、社区义诊、健康宣教等活动,自开展该课题以来,我院和谐天使志愿服务队带领青年医学生参与45场次的社区义诊、健康宣教等公益性活动,开展的青年医学生导诊志愿服务3860人次,服务患者、家属25370多人次。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医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并感受到传统优秀文化对于医德的指引作用。

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医学生责任感培育中

榜样引领:通过树立医院的榜样人物,如优秀医生、勤廉榜样等,向青年医学生传递良好的医德价值观。榜样的力量可以激发青年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道德追求,让他们在模仿榜样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职业道德。

文化活动:举办医学伦理讲座、文化沙龙等活动,让青年医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传统优秀文化,了解其中的医学伦理价值和人文关怀理念。通过艺术、文学等形式的文化活动,培养青年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五、结语

青年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行为表现密切相关,既影响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作风行为,又与社会医患关系、医疗服务评价等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将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作为全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引导的纲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青年医学生医德医风培育中是时代提出的现实问题,是当代社会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对于青年医学生医德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榜样引领和文化活动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提升青年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医学伦理意识和人文关怀能力,促进其医德水平的全面发展。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培育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青年医学生医德培育提供更加科学和实用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李昶. 医学院校学生道德培育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

[2]詹古丽.医德榜样与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现代交际,2020(03):7-8.

[3]陈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医德医风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4):28-30.

[4]李鲁静,毛玲朋,洪晓畅.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的路径探析[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9(03):228-231.

[5]兰雪花.中国传统医德视阈下医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2):153-156.

[6]薛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医德教育的探讨[J].党史博采(理论),2016(11):51-52.

[7]杨俐玲,陈旻.医学生医德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02):202-204.

项目基金:

基金项目:广西医科大学2022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医学生医德培育的探索研究”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22B1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