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职院校学生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高职学生既是互联网使用的主体,也是未来社会的高技能人才,其数字素养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所以,有必要从我国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现状出发,探索高职院校学数字素养提升策略,为高职院校提供相对应的数字素养教育,培养人才,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提供参考标准。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以及数字素养教育现状
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高职学生的数字素养缺失现象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数字能力水平、数字处理能力和数字安全意识等方面。
1、具有一定的检索能力,但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
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但他们不具备主动利用数字资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调研数据显示,百度是多数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首选,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数字图书库,如中国知网数据库、起点考试网、移动图书馆、百度文库、超星读秀搜索数据库、中科就业创业知识库、 汇雅书世界等,不熟悉,更无法利用这些数字图书库进行自主学习。
2、网络依赖性重,数字处理能力差。
高职院校学生对网络有强烈的依赖感,当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大部分学生会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寻找直接答案,对数字信息的分析和加工常常浮于表面,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强,信息转化和应用的深度不够,学生整合信息能能力整体处于较差水平,独立处理资源的能力较差。
3、理性判断不足,数字安全意识不强。
数据显示高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状况不容乐观,对待事物的认识缺乏理性思维,经常有信息不加批判和核实盲目转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学生缺少数字素养中的批判性思维。在数字安全意识方面,高职学生普遍安全意识淡薄,如:不安装和启用反诈APP、随意扫描三维码,随便在不熟悉的网站中注册,有免费的WIFI马上连接等,导致上当受骗现象在高职学生中时有发生。同时,学生也缺乏数字版权意识,随意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料,容易造成侵权,对自身的数字设计版权保护不太重视。
二、影响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提升的因素
通过对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现状的分析发现高职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影响其数字素养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背景与教育方式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高低,与学生家庭背景与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首先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来自省会、直辖市的学生信息安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解决能力好于来自发展较慢的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同时,家庭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数字素养,如果家长能够积极引导和监督孩子使用数字技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字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那么孩子的数字素养就会得到提高。
2、教育环境与水平
很多高职院校缺少对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重视,数字素养课程没有得到与其地位相匹配的重视程度,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方式依然落后与陈旧;数字素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数字评价体系,由于数字素养评价体系的缺失,导致高职院校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缺乏可持续性的投入。
3、政策法规与网络安全意识
政策法规可以规范数字技术的使用和行为准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字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同时,网络安全意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
三、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提升策略
1、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字素养评价体系。
为了确保数字素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的数字素养教育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基于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面,涵盖数字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通过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数字素养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数字素养。
2、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高职学校应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如信息技术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数字素养。同时,应积极与企业合作,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数字素养培养方案,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加强学生对数字技能的实际应用,邀请企业专家进校进行讲座和培训,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数字技术应用情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与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首先建设使用数字学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多媒体教教室、实训机房、校园无线网络等,其次打造诸如:超星学习通、大学生慕课、智慧树等数字化学习平台,提供优质数字化资源帮助学生使用多样化学习工具及平台实现自主学习。然后以图书馆为核心,对相关数字化资源进行针对性的建设和优化,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APP、食堂电子屏等设施,形成一个丰富的多元化信息资源系统,多方位地为学生提供健康、积极的信息资源。
4、加强数字素养教育教学,强化数字技能。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的首要任务是将数字知识的获取和数字设备的操作两方面的渗透到所有的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训课中,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高职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其数据素养水平,同时,应根据不同专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更新现有的“信息技术”等 数字素养培育专门课程的内容,增加与岗位工作任务相关的运用案例,强化学生的基础数字技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N]. 人民日报,2021- 03-13(001):21-23
[2] 何丽玲,欧阳郁慧 . 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数字素养 的培养[J]. 英语场,2017(11):117-118.
[3] 侯玲 . 高职院校学生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1):94-95.
[4] 平越. 数字环境下大学生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5] 刘倩. “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数字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9
[6] 朱婷婷.“双高计划”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体系构建[J].大学图书情报学 刊,2021,39(01):32-37.
[7] 杨雨琪.国内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元人种志方法的应用[J].新世纪 图书馆,2020(10):27-33
[8] 赵伟.高职生职业成熟度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J].职教通讯,2014(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