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李风雪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4年3期
湘潭大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聚焦于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领域,通过全面分析CNKI数据库对于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探究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脉络。运用文献计量法与CiteSpace6.2.R6可视化软件,分析CNKI文献数据库中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有关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期刊文献,探析了近年来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化;文献计量分析

文物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珍贵载体,其保护与传承对于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保护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遇。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历史学、考古学等,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本文选择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近十年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其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研究基于中国知网,在检索过程中采用“数字化”以及“文化遗产”作为核心词汇进行内容搜索,时间跨度为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引文索引选中 “CSSCI”,在对检索文献合并、清洗,去除重复后,将合格数据导出保存,获得有效样本文献数据,共计中文样本文献456篇。

1.2研究方法

CiteSpace能够把文献之间的关系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式进行可视化的展现,在本研究中,使用了CiteSpace6.2.R6软件对所获取的有效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完成图谱的制作,文献的基本信息通过Refworks格式导出,详细统计了各年份的刊载量;再利用CiteSpace软件完成数据的转换,节点类型分别选择作者和关键词进行相应共现分析;最后设置“burstness”(突发性节点)获得研究中的突现词,这样就能够清晰地呈现且分析出学科发展及演变的底层推动力,找寻学科未来的发展路径。

2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分析

2.1文化遗产数字化相关文献增长规律

本研究最终纳入中文文献456篇文献。2014年至2023年文化遗产数字化相关的研究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2017年之前,相关研究稳步上升,2018年急剧下降,2019年相关研究略有回升,2020年相关研究有所下降,此后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相对稳定。具体见图1。

2.2文化遗产数字化相关文献的高频关键词

2.2.1关键词共现关系分析

关键词是用来表达文章中研究主题和中心概念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以清楚看出该研究领域内高频关键词的分布。在某一特定的学术领域中,其涵盖了很多不同的学术研究点,而该领域内大量的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点其实就是研究热点,从研究热点能够清晰且直观地反映当下研究者们对该领域的研究态度以及研究方向,从中还能够映射出某一时段内该领域存在的核心问题。这样就能够将检索到的数据信息传输至CiteSpace软件之中,应用软件来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剖析,发现该研究领域呈现较高的集中度,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数字化、数字人文、图书馆、保护等方面,表明该领域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学术研究网络。具体见图2。

2.2.2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的知识结构网络类群。在本研究中使用K型聚类数据算法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到了九个聚类群组,反映出近10年来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文献理论研究主要围绕八个关键词群组展开。其中数字化、文化遗产、数字人文、传承、信息资源、图书馆五个聚落联系较为紧密,这些关键词聚类表明,这些主题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中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文化产业、传承人两个聚落相对较为独立,这表明这两个主题在当前的研究中可能尚未形成与其他主题的紧密联系,但它们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每个聚落中几乎都包含数字技术的相关关键词,说明数字技术在整个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文献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数字技术不仅是研究的热点,也是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具体内容见图3。

为了从时间维度了解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热点变化趋势,本文采用了时区图来展示文献研究之间的时间联系和热度趋势变化。首先,我们需要找寻每个节点(关键词)第一次出现的时间(年),然后根据这些时间点来确定时区的定义。在时区图中,关键词关联的次数以及关联路径的粗细度能够直观地展现两个关键词在某个时区内关联的频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通过观察和剖析软件呈现的时区图,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内热点变化的趋势。从图4中可以看出,2014年-2015年间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文献研究量较少,因此这一阶段的热点难以探究。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阶段(2016年-2023年)的到来,研究文献体系突然壮大,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字人文、信息资源、图书馆等关键词节点在这一阶段出现。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保护与展示文化遗产的整体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2023年这一时间段内,时区图中出现了人工智能、智慧数据、元宇宙、关键技术等数字技术节点。这些技术节点都是这一时间段内新兴的科学技术,并且与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研究紧密相关。这表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是依赖于新兴数字技术的,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越来越向数字技术方向贴近。

随着新兴数字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文化遗产数字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深入的研究领域。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关注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并积极探索其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应用和潜力,为未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3结语

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4-2023年期间发表在CNKI数据库关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CSSCI期刊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对近10年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进行了关键词关联网络分析。利用关键词突现和关键词时区梳理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研究框架和发展脉络,了解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路径,最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内容来看,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数字化、文化遗产、数字人文、传承、信息资源、图书馆、传承人、文化产业等方向,呈现了多点开花、多元发展的特点。近年来拓展到保护、关联数据、传承等方面,并有融合新技术进行研究的趋势,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智慧数据、元宇宙、关键技术等多项内容,已形成了广阔的研究面,多个研究面已经形成密切交织的研究网络。从发展阶段来看,国内研究2014年-2015年间研究成果非常少,刚处于起步阶段;2016年-2023年国内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纵观近十年的研究热点,不难发现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新技术的探索,以及通过新技术进行文化遗产传播,因此,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趋势将伴随着新的数字技术发展而发展。中心性这一指标能够反映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的重要性,研究发现“数字化”“文化遗产”“数字人文”3个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均>0.1,说明这三个关键词在该领域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国内的研究热点。

从以上研究结论可知,对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还需要结合新技术,使该领域的研究层面更加广泛和深入,进一步提升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研究水准把握新兴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的内在联系,保留文化遗产的核心精神文化内涵,增强文化遗产在当下的活力,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李婧. 以高质效司法办案助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N]. 农民日报,2024-01-26(005).

[2] 秦佳良,余学梅.数字创新中的领导力与管理研究——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技术经济,2023,42(03):126-141.

作者简介:李风雪(1999-),女,汉,山东省泰安市,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文化遗产数字化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