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策略探析

薛菲菲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2年33期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深圳 518055

摘要:据调查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不强烈,相反,大学生更加渴望职业规划。对此,本文将以职业规划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热情,为社会注入发展活力。同时,不断强化职业生涯教育,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推动体系高质量建设。

关键词:职业规划;创新创业;体系构建;教育实践

引言: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随着教育工作的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满足新时代大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从学生个性化发展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职业规划导向作用,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为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学生意见,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致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首先,大三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思路,创业意愿不够强烈,对创新创业持谨慎与保守态度的大三学生比例超过70%,教育引导工作的开展质量有待提高。而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渴望程度较重,这与高校巩固学生文化与心理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思路。其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相关政策内容传导不到位,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不够清晰,使学生无法认识到创新创业与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最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践部分占比较少,学生大多接触理论知识教育,相关创业技能无法得到增强。同时,学生缺少正确引导,创新创业的自信心无法有效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受到阻碍。

2 以职业规划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策略

2.1更新教育课程,创新教学方法

为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以职业规划为指导,不断更新教育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实效性。首先,明确教育工作方案,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逐渐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渗透职业规划思想,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例如,某高校针对大一新生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并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为有效发挥课程设立的效果,增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学校将课程设置为考试课,考试分数计算到第二课堂分中。而课程教学中,也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差异。借助基础教育平台,教师鼓励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注重创业意识的培养,树立创新创业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者树立创新发展观念,秉持着动态管理的原则,对体系漏洞及时修复,强化体系的作用效果。例如,高校设置选修课时,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不同,创新创业的形式也存在差异。统一选修课设置门类,不利于大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体系构建人员对此作出调整,增设创新创业核心课程,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基础,提高其课程适应性。最后,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用阶段,体系构建者逐渐摸索出更好的教学途径。例如,高校领导积极配合体系构建工作,邀请企业家现身说法,增强教学的效果。学生充分感受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激发其创新创业的动力。同时,创新创业课堂中,教师改变以往教学评价的模式,邀请专业课教师、专家、企业家与创新创业导师参与考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2.2打造教师团队,提供创业服务

创新创业教师的工作职责较多,为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需求,高校领导积极打造教师团队,系统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首先,高校设立创新创业专业,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积极引导大学生朝目标方向发展。例如,该高校专门设立创新创业博士学位,为打造专业教师团队提供“摇篮”。作为未来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博士生贡献了重要的师资力量。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者,吸取并采纳建立青年教师培训制度的内容,将其补充到体系建设中。高校领导高度重视,为创新创业教师提供深造平台,积极推动教师团队建设工作。高校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引进前沿技术,融合先进技术理论,培养优秀创新创业教师。其次,根据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服务需求,对教师人才的能力进行培养。例如,某创新创业教师被高校安排到优秀企业挂职工作,通过亲身体会,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校企充分交流后,教师人才详谈此次交流心得。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高校专家与领导的研究,明确教师团队的任务,为每名教师划分职责,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1]。最后,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向专业教师团队提出问题。教师则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咨询、指导服务,并详细介绍创新创业的经验与所需的技能,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另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教师人才进行筛选。创新创业教师定期参加考核,考核不通过无法继续担任创新创业教师。在竞争压力巨大的环境下,创新创业团队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为大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2.3建立实践平台,加强教育实践

为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高校建立校外实践平台,借助周边小型企业竞争氛围浓郁的特点,向学生渗透创新创业的核心思想,拓宽学生视野,发挥教育体系实效性。首先,高校建立校外企业实践基地,设置创新创业课外教学。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进入基地实习。学生借助基地、平台,合作开发创新创业项目,按照创新创业的标准科学开展实践活动。例如,某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发成立创业团队。明确创业方向,通过向创新创业教师咨询,制定创业的方案。大学生进入市场调研,对目标产品的市场受欢迎程度产生了解。此次项目的主要销售对象是高校内的学生,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开始实践,向高校学生销售学习用品,不断积累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定期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大赛内容较为丰富,其中包含大量市场营销学知识。在校外实践基地的支持下,大学生运用基地的计算机系统,不断收集、整理创新创业信息[2]。例如,大学生根据此次实践活动的内容,在实践平台开启网上模拟谈判。同时,创新创业教师组织成立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统一领导,不断总结模拟谈判成果,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最后,创新创业教师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跟踪调查,通过与学生建立密切关系,科学指导其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另外,教师协助学生加强教育实践,提高其人际协调能力,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学生有意识的积累优势,开发自身潜能,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详细描述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高校通过更新教育课程、打造教师团队、建立教育实践平台的方式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提高其创新创业的成功几率。

参考文献:

[1]刘相.产教融合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四川建筑,2023,43(06):282-285.

[2]贾援,安宇坤,刘刚,等.以OBE理念为导向建立现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3(50):141-144.

2021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GDJG2021400)

作者简介:薛菲菲(1988.1),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