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三商九项学习目标模型”的大学生全面成长路径研究

薛维峰 项质略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2年36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江苏南京 210046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现代大学教育的根本缺陷在于仅仅注重培养理性逻辑思维与技术技能,而忽视了悟性、觉性、情商、行动能力的培养。作者提出了“智商-情商-行商”三商概念,其中每个商又包括三个子项,合计九个子项目,进而构建了“三商九项学习目标模型”。在次基础上,分别讨论了智商(IQ)、情商(EQ)、行商(DQ)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与路径。指出健全而完善的学习与成长必须包括“三商九项”全部内容,结合课堂与课外,自主与他律,理论与实践,群体与个体,理性与体悟等途径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情商、行商、三商九项学习目标模型

一、“三商九项学习目标模型”的建构

智商(IQ)是每个人和全社会都十分重视的个人特质之一,几乎成了教育培养的唯一目标,从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几乎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是围绕学生智力发展设计和展开的,虽然,其中也会象征性地提出一些其他培养目标,但那些目标最终基本都被边缘化了。根本原因在于,人们错误地将智商当成一个人能力与素质的唯一决定因素所致,未能意识到情商、行商等因素的巨大作用。为此,笔者在长期教育与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三商九项学习目标模型”,以期为个人成长和教育教学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指引。

下面,简要解析下“三商九项学习目标模型”的构成要素。“三商”指的是“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和“行动商”,简称“行商”(DQ,Do Quotient),其中,每种商又包含三项构成要素。

首先,智商包括基于逻辑思维的理性、基于体验的悟性,以及基于反省的觉性。理性与悟性都是关于对象的认知方式,区别在于:理性是对事物逻辑结构的认知,是对象能够结构化、条理化,并且能够清晰传达的部分的认知,也就是对《道德经》中“道可道”那部分的认知。悟性则是关于事物混沌未形,不能或者难以结构化部分的认知方式,即对“非常道”那部分的认知,所以,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觉性则是对认知者自身的认知,即对自己身心灵所处状态的觉察能力,常常表现为对盲点或者盲区的觉察力。理性、悟性、觉性共同构成了智商(IQ)。

其次,情商包括内在商、亲密商及社交商三个核心部分,广义的情商还包括社会商、公共商,一般人往往认为情商高就是社交能力强,这种认知是完全错误的,是对情商内涵的极大误解。情商(EQ)不仅仅指社交技能,更重要的还在于内在商的高低,即一个人处理自己内在情绪情感的能力,内在商是一切外部关系的基石与模板,内在关系不良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外在关系,也就是说,内在存在比较严重冲突的人,其亲密关系与社交关系也不可能好;情商还包括亲密商,即在亲密关系中处理情绪情感的能力,亲密关系的本质是情感,所以,亲密商高低直接反映情感能力的高下,是一个人生活品质的直接来源;社交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利益只是生活的工具,而非生活本身,所以,亲密关系对人生品质至关重要。

最后,行商(DQ)包括愿力、耐力及胆力三部分。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未必一定就表现优秀,因为,只有行动才可能导致结果,高智商、高情商未必行动力就强。行动能力首先表现在树立愿望、立志能力上,即“愿力”上,也就是成就动机的强度上;有了强烈的成就动机才可能有强大的耐心与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也就是“耐力”;行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障碍与风险,这个时候就需要胆识了,敢于冒风险也是行动力强的体现,这就是所谓“胆力”。

根据相互抑制原理,也即所谓“上帝法则”,一个人很难做到智商、情商、行商都很高,常常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教育的责任就是发掘强项,弥补不足,使得学生全面成长。

二、基于“三商九项学习目标模型”的大学生全面学习路径

根据“三商九项学习目标模型”,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或者学生该如何自我完善各项素质与能力呢?下面,简要探讨三商九项特质的培养路径或模式。

首先,关于智商中“理性部分”的训练与培养,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逻辑理性进行设计与开展的,不再赘述。那么,如何训练“悟性”呢?由于悟性是关于混沌未形部分的认知方式,所以,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训练悟性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获得的,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模仿、操练,启发方式主要是比喻、类比,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印证学生的体悟。可以说,实践是培养悟性的不二法门,即所谓“实践出真知”。对于“智商”中的“觉性”,主要在心性修炼中讨论比较多,一般教育心理学都很少涉及到。觉性的训练方法主要是“内观”“内省”,也即曾子所谓“三省吾身”,通过静坐、反省、换位思考等途径不断培养学生的觉性。

其次,情商中“内在商”的训练最有效的方法是觉察脱敏法,“内在商”低下往往源于内心压抑、恐惧,内在关系混乱失谐。所以,恢复和谐就是关键,而心理的复谐十分困难。经过长期实践总结,静坐状态下如实觉察自己内心状态,反复训练就有可能复谐;“亲密商”的训练不是仅仅依靠理论就可以的,必须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学习, 更需要一个相互关系的人际环境,因为,亲密感是唤醒的,不是植入的;“社交商”的训练与亲密商一样,需要构建实际的社交环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

最后,“行商”中愿力、耐力和胆力的培养比较困难,涉及到一个人根本的性格与气质问题,除了必须通过实践性的环境逐步培养外,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进行深度的精神分析也有一定作用。

总之,“三商九项学习模型”中除了“理性”外,都不是传统方法能够培养的,必须结合课堂与课外,自主与他律,理论与实践,群体与个体,理性与体悟等途径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冲亚. 关于情商教育在小学管理教育中的实践. 成功, 2021,007.

[2] 乔小明. 现代企业管理人员情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007.

作者简介:薛维峰,男,籍贯:重庆,生于1973年10月,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零售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职业本科教育经管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研究”(C-c/2021/03/2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