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体系实践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重要论断凸显了高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更加充分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推进党建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间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一、高校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入融合的理论逻辑
(一)实践基础方面:高校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组织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报告中突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对未来高校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的有效发挥起到了靶向和指引作用。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推动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切实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到高校各项重点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同时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二)根本任务方面:立德树人,高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深刻领悟“立德”的深刻内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重点工作中,涵养深厚的爱国情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充分认知“立德”的重要作用。同时强化“树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高尚的师德师风、科学的治学理念推进高校教育。
(三)融合逻辑方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高校党建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呈现出相辅相成的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必须要以坚实的高校党建为根基,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推动教育工作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新时代发展同步,以高校党建为根基,统一思想,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形成正确积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聚焦政治引领,确保办学方向和育人导向正确。同时,高校党建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基,立足于高校实际,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功能,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重要工作导向,推动高校党建铸造立德树人的思想根基,铸就高校思想阵地上坚强的战斗堡垒。
二、推动高校党建与立德树人工作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高校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融合的融合促进工作体系。一是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阵地、文化传承的高地,必须要有充分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要通过高校党建工作的引领,促进高校工作与国家大政方针、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做到“知、信、行”相统一,引导学生以理想信念铸魂,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做有大德大爱大情怀大志向的时代新人。
二是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首先要有意识地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任务的相互融合,在思想上筑牢党建育人的根基,才能有效开展党建与立德树人的融合实践。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高校党建重点工作导向,立足于高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党建工作,促进党建工作在高校范围内产生更加广泛、深入的影响,同时要立足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开展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完善高校组织部门相关体制、机制,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发挥党组织及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身边人的优秀事迹培育高校整体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同时壮大高校党务工作者、党员队伍建设,新时代要想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必须要对新时代的党建工作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要有足够的党务工作者去具体开展党建工作,同时壮大党员队伍,尽可能吸纳更多素质过硬、信仰坚定的高校师生,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构筑“大党建”工作格局。一是锚定目标。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基础,推进“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构建,努力把抓党建和抓发展有机结合,把党建工作同立德树人任务相融合,既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引领发展的政治功能,又要立足高校实际,立足高校师生实际,充分考虑不同高校的不同实际情况,形成符合高校实际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是实事求是。“大党建”还应该结合高校新时代发展实际,推动党建工作由“虚”变“实”。首先要从意识层面,加大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摆脱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其次,要从形式层面,推动高校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杜绝形式主义,学习、研讨要有上级监督组进行初步审核,从多个层面务求党建实效。
三是党建思维。高校要以“党建+”作为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既要加强自身建设,又要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共通共融,高校党组织每位党员必须树立党建思维,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具体工作中结合党建思维,充分结合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等方式,将党建思维运用到日常工作当中,让党建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推动高校“大党建”的系统性构建。
(三)守正创新。推动高校党建与立德树人工作融合发展,还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这一思维理念。
一是守正。既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又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要坚守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要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努力推进高校党建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步实现。要深入推进高校党建入课堂、入教材、入师生头脑,要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这都是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必须“守正”的底线和红线,是推进高校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二是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党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高校师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首先,高校各级党组织要推动理念革新,要多多融合现阶段新时代师生的思想现状和习惯,有针对性开展各项党建工作,多多倾听师生的党建需求,努力推进党建与时代发展融合,与师生需求融合,促进党建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其次,高校师生创新形式、创新内容,推动高校党建与立德树人工作融合发展。要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开展特色党建工作,推动广大高校师生积极参与,从各类党建活动中,促进高校学生们感悟党史,内心“立德”,塑造高校建设的新特色、新优势,在高校的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推进高校党建与立德树人工作融合发展。
三是融合。首先要筑牢组织根基,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组织建设同教育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等工作,融入立德树人的各项实践。其次要坚持正本清源,发挥先锋作用。将党的建设同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融合,旗帜鲜明讲政治,建立优秀思政示范课体系,带动引领广大教师向先锋模范学习。最后要坚守教育初心,创新教育实践。要充分利用校内红色资源、思政资源,坚守教育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推动党的建设,在党的引领中厚植家国情怀,形成“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作者简介:陈曦(1991.05-),男,汉族,山东新泰人,教育管理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天津体育学院,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