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乡村振兴视角下西藏供应链金融与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

张佳悦 袁天羿 曹阳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2年46期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陕西咸阳 721800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农”金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实现路径,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在供应链金融支持农业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西藏农牧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分析自治区现存问题,从公共管理与经济宏观调控角度出发,提出促进西藏农牧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藏;乡村振兴;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供应链金融

一、西藏供应链金融与农牧业发展现状

1、农牧业生产实现新增长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特殊关怀下,西藏自治区的农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中央给自治区制定的特殊的优惠政策下,西藏农牧区环境的全面改善,同时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西藏形成了多种以农牧业为基础的特色产业。西藏农牧业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年内,西藏农业产值实现了从109.37亿元到233.53亿元的翻倍增长。

二、供应链金融新趋势

近年,为了吸引企业落地,西藏白治区政府发布了多项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根据2021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西藏地区规模以土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增长12.5%、18%和127%。

目前,西藏自治区企业的融资方式仍以内源融资为主,部分新形式的融资方式也有所发展。以西藏自治区中国人民银行为例,2021年,人行拉萨中心支行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通过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致力推进西藏供应链金融的建设。根据《西藏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2022)》显示,2021年西藏地区,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4 笔,金额 7.2亿元,共支持西藏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590余家:累计发放再贴现13批次,共计165笔,合计金额5亿元。二、乡村振兴战略下,西藏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

西藏的资源具有独特性,但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交通条件存在着闭塞的问题,不仅阻碍了西藏同我国其他省份进行贸易交流的机会,同时对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农牧民的高原产品无法畅通的销售到其他地方,这是造成农牧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现代基础设施落后,难以适应西藏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对西藏乡村振兴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2、农牧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西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的经济取得了明显的增长。但是经济增长的同时,西藏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是很严重的。首先是草地退化。在西藏,畜牧业是第一产业,西藏农牧区的人民把畜牧作为自己的主要经济来源。过度的放牧、烧牛粪、挖药材等导致草地退化。其次是水土流失。西藏本来就属于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水土保持能力差。随着农牧民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开始大肆的放牧,滥砍乱伐等破坏性活动,以此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些行为都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最后是动物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随着地球变暖的趋势,使得西藏干旱化程度加重,出现了很多的毒草、杂草类的草植物类,使得牛、羊等家畜的生命受到很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农牧民的财产收入。这些都不利于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传统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西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中的一份宝贵的财富。西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的区域。西藏的传统文化包括服饰、饮食、藏戏、手工艺品、风俗文化等在农牧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但是由于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电网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物流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供电线路老化等问题的影响,农牧民的传统文化得不到很好的宣传。同时,一些过时、落后的文化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革创新,面临着随时可能消失的危险。所以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西藏的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三、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

1、加强农业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域、不同农业产业、不同金融机构发展程度,进行融资产品和流程的设计,加强个性化融资服务的供给。在供应链融资设计中,应注重农产品的生产周期、产品特征、供应链上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特点和经营规模等,差异化地为处于核心经营企业上下游的经营主体提供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存货等个性化的融资产品和服务。通过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提炼出有益的内涵性机制,作为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架构,建立模型,进行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创新和升级,提高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广度和效率。

2、建立农业供应链金融多方参与机制

一是加强政府对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指导。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对本地农业产业状况和发展方向的掌握最清晰,应加强地方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沟通,为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提供政策、数据、担保等方面的支持。二是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通过与政府、核心企业的深度交流,科学设计融资方案与运行机制,细化链上企业的融资标准和规模,做好长远发展服务规划。三是加强农业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建设,通过政府的税收减免、财政支持等政策加强对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建立供应链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长效化发展。

3、加强金融科技在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中的应用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科技。一是应加强供应链金融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为供应链金融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二是加强农业供应链金融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减少和化解信息流通的风险、信贷主体信用风险,加强从供应链融资对象选择、系统风险评估乃至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信息透明化操作,解决供应链上商业银行、核心企业、农业经营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加强金融科技应用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基础电信设施的建设,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促进金融科技在商业银行和供应链金融参与方的应用普及。

四、结论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是我们几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八大以后这一美好愿望正在一步一步地成为现实。推动农牧区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促进农牧业的循环发展。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施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善生态保护奖惩机制,促进实现高原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公彦德,开吉,王哲.考虑公平偏好和绿色创新的绿色供应链策略研究[J/OL].中国管理科学,1-14.

[2]王晨润,陈枫,庾鑫浩.关于促进农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江苏农机化,2024,(02):17-19.

[3]罗晨.郁瑞芬委员: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N].中国食品报,2024-03-06(004).

[4]刘阳晋,韩雯,倪云海.农业供应链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探究[J].广东蚕业,2024,58(02):94-96.

作者简介: 张佳悦,女,2003年3月出生,河北秦皇岛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会计专业在读本科生。袁天羿,男,2003年4月出生,山西运城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金融专业在读本科生。曹阳,男,2002年10月出生,河南南阳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金融专业在读本科生。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