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实践探索

许小慧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2年48期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实验小学 310057

摘要: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尤为关键。优质的语文作业不仅能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推动学生能力的提高。当前,随着质量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此,如何设计既能检验学习效果,又能促进能力提升的语文跨学科作业,实现作业的教学价值,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持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

语文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传统的语文教育常常将语言学习局限于文字的阅读与写作,而忽视了其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跨学科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探索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方式,其中一项重要实践便是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这一实践旨在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融合,通过坚持知识迁移原则,丰富作业内容,以及数字化赋能的评价方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实践与价值,以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促进他们更深层次地吸收知识。

一、立足学生实际情况,丰富作业设计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跨学科作业设计是一项重要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丰富作业设计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对此,立足学生实际情况是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关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差异较大,所以在跨学科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结合语文教育的要求,设计涵盖不同学科内容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此基础上,丰富作业设计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跨学科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同时涉足其他学科,从而有效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例如,教师在设计《白鹭》这一课的作业时,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层设计,如教师可以为初级层次的学生设计一个任务,要求他们在课下自主阅读文章然后回答一些基本问题,如“白鹭的特征是什么?”、“白鹭的生活习性是什么?”等,这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基本理解;针对中级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高任务难度,他们需要在校园或附近自然环境中观察白鹭,并与文章中作者的描述进行比较,进而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对于高级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如要求他们结合科学学科,以白鹭的保护为出发点,提出一个详细的环保行动计划,进而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加学生作业的广度和深度,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坚持知识迁移原则,鼓励学生活学灵用

坚持知识迁移原则,鼓励学生活学灵用,是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关键理念,其核心目标是聚焦核心素养,实现学生能力跨越。小学语文教育不再仅仅是教授学生一些文字和语法规则,而是通过跨学科作业设计,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融为一体。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不仅丰富了知识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鼓励学生活学灵用意味着教育要更强调实际应用。跨学科作业设计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真实问题,而这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教师在设计《牛郎织女(一)》这一课的作业时,就可以结合美术学科进行作业设计,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去理解这一神话故事背后的内容、文化等,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编写一个现代版本的牛郎织女故事,反映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元素。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这个故事以绘画或手工艺术形式呈现出来,并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向大家讲解自己的创意,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力和审美意识。

三、优化作业评价环节,促进学生吸收知识

优化作业评价环节,促进学生吸收知识,是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实践的重要方面,数字化赋能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对此,优化作业评价环节意味着更精确、个性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语文作业评价往往侧重于字数、正确率等表面指标,未必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数字化赋能的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等多方面,这样一来教师也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知识。此外,数字化赋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现代学生长期接触数字化设备,善于利用技术工具。通过将技术融入作业设计,可以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增加他们对作业的兴趣和投入度。

例如,首先教师可以引入数字化工具和平台,使作业变得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如设计一个在线作业平台,让学生能够使用多媒体元素,如图片、音频和视频,以展示他们对作业的理解和创造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兴趣。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实时反馈系统来改善作业评价环节,如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工具快速评估学生的作业,并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学习中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促进学生吸收知识,强化学生的作业完成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应立足学生实际,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分层、广度和深度兼顾的作业内容,既要有基础巩固的作业,也要有发展性的创新作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作业设计要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跨越式的提升。此外,教师还要改进作业评价方式,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作业管理、互评互助等,使作业评价能够突出诊断功能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最终,通过语文跨学科作业的有效设计,能推动语文学习从被动应试向主动探究的转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钱军伟.跨学科主题类作业:内涵意蕴,功能定位与设计要义[J].语文建设, 2022(22):17-20.

[2]施光宏朱娉娉.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为例[J].语文建设, 2022(20):22-2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