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探索

李昊纬 付镜颐 韦永琦 蒋佳楠 韩冬冬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2年53期
1.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1222 2.渤海大学滨海校区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7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是现代教育难以逆转的大趋势。在国内缺少日常英语交流的大环境下,本项目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英语口语教学应用在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创新性,为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人工智能技术、口语提升

1、问题的背景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政策的推动下,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大关键。本研究旨在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以适应国际学术环境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此外,双学位认证对英语考试成绩的要求也给学生带来了挑战。为此,本研究探讨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英语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佳的学习体验。

2、关于人工智能技术

2.1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学习领域的使用情况

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学习领域的使用情况广泛: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口语练习,并给出发音纠正和建议;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帮助理解和运用语言,如智能翻译器提供语境和文化背景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可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智能语音助手、智能翻译器等应用已逐渐普及,能够提高沟通效率;AI技术还可以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语言水平等信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果【1】。

2.2 人工智能技术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支持与影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对英语口语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更加高效、便捷。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支持与影响【2】: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水平和兴趣,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学习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英语口语交流场景,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锻炼口语能力。通过与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对话,学生可以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流利度。

3、目前传统英语口语教学及其教学方法

3.1 目前传统英语口语教学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中,深入探讨了传统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及其影响。传统英语口语教学往往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的讲授,而忽略了真实语境中的语言使用。传统英语口语教学采用教师主导的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3】,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传统教学方法在某些方面仍然具有优势,如能够系统地传授语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语言基础等。

3.2 目前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重视语法规则和词汇翻译的教学方法。在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通常先讲解语法规则,让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来巩固语法和词汇。这种方法忽视了口语的自然性;直接法强调通过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等)和直接交流来教授口语。教师通常直接使用目标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可能忽视了学生自身口语水平和临时处理能力【4】;听说法是强调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来教授口语的方法。教师会提供大量的听力材料,让学生通过模仿和重复来提高口语能力。这种方法忽视了语言的准确性和深度。

4、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挑战

对于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语言环境是中文,英语是学习的第二语言。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语交流的机会,使得他们在口语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学生与外国人交流时可能会紧张或不安。这种心理障碍可能阻碍他们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英语和中文在发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虽然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但在实际交流中,一些学生可能对自己的口语能力缺乏信心,害怕犯错误或被人嘲笑,这种心态可能阻碍他们积极参与口语练习【5】。

5、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升的实践探寻

5.1设计思路

设计基于人工智能口语测评平台的英语口语教学实验,选择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作为实验、调研对象,将参与实验调研的同学作为实验组,未参与的同学作为对照组,通过多元评价法、对比法、测试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英语口语水平、自信心和口语能力的变化情况;分析人工智能口语测评平台提供的个性化反馈和指导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提升的影响。

5.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江苏南京某高等院校2022级中外合作专业的80名学生。在实验开始前,经口语能力测试,80名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无显著差异。

5.3 实验设计

选取江苏南京某高等院校2022级中外合作专业的80名学生,以多元评价法,对比法、测试法进行十周对比实验。在参加的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余下40名学生作为常规对照组。

实验具体操作:实验前期,对两组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水平测试,确定80名学生口语水平无显著差异;实验中期,常规对照组的口语教学以传统的英语口语学习模式。教师使用传统口语教学方法,布置交际性任务,学生按交际任务进行英语对话或回答问题。实验组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APP辅助口语教学。采用“线上输入—线下输出”的精准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口语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输出能力。进行教学实验的同时,通过大量的课堂观测和对参与实验的80名学生进行阶段性调查问卷了解学习情况;实验后期,对两组同学进行口语测试,教师随机选取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面试、工作、生活方面会遇到的真实问题,每个学生随机抽取1个问题,进行口语叙述,阐述自己的解决方案。测试结束由三位教师进行评分与点评。评分的标准主要包括学生口语自信度、内容扣题程度、条理清晰度、表达流利度和语法准确程度五个指标,每个指标20分,满分共计100分。

实验数据分析:统计口语实验前后两次测试的结果,计算老师对80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评判分数,学生展示时的表情(是否自信敢说)。结合对学生的阶段性问卷结果对本实验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反思,明确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中外合作项目学生口语能力的优势,同时改进人工智能口语应用在课堂上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使用问题(使用不便、耗时等),总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并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提出参考建议和意见。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1关于实验结果

学生对自身展演的自信度作为一个较容易量化的评价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状况。表1显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口语展示测试部分学生的自信度以及变化。对照组实验前展演自信度较强的人数为7人,实验组展演自信度较强的人数为8,实验后,对照组13人,实验组29,较对照组增加16人。从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实验前口语平均成绩和测试后平均成绩以及成绩的变化情况。对测试成绩进行分析,两组实验后的成绩均高于测试前的成绩,对照组口语的平均成绩增加了6分,而实验组口语的平均成绩增加了13分,实验组的平均得分增幅明显大于对照组。

5.5.2关于实验讨论

传统口语的教学方法存在诸多问题,譬如:1.每节口语课的时间固定,每个学生对口语展演的自信度不同,发言的机会不同;2.目前学校传统的口语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单词和课文,对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根据选取的英语文章内容进行提问,抛出相关话题让学生们用英语口头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忽视引导学生主动开口的教学步骤。

采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英语能力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敢于开口表达是第一步,但英语课堂上学生不愿意开口是普遍现象。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能够依靠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使用反馈,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这有助于学生在口语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增强对口语的自信度;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增强学习动机与兴趣: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口语练习,并获得实时的反馈和建议。这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口语学习中【6】;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进行实时反馈与评估:中外办学学生在自身学习中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等设备进行口语练习,及时得到人工智能的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口语表现。这将帮助学生更快地纠正错误,提高他们的口语准确性和流畅性。

6、 结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股新兴力量。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智能教学平台: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构建一个智能教学平台,该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口语练习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与虚拟教师进行对话,这不仅能够即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还能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沉浸式学习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将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结合,学生可以置身于真实全英的环境中,与虚拟人物进行互动和交流。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将使学生提高语言流利度和交流自信心。

加快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导者。他们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习建议和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口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7】。

总之,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带来无限的可能性。通过智能教学平台、沉浸式学习体验、实时反馈与评估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式,人工智能技术将帮助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更好地提升英语口语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阳纯子,梁维珍,王昊.英语教学中利用AI技术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288-291.

[2]李琳.与移动学习相融合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J].英语广场.2024(03):90-93.

[3]宋明杰,吴 楠,赵世忠.参与法与新型大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3).

[4]史凌珑.英语口语教学省思:人工智能(AI)如何赋能[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刊),2022(06):9-13.

[5]张燕.AI技术在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3(05):29-32.

[6]陈航.5W 模式下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34).

[7]段金伟.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科基础课“General Chemistry” 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Univ. Chem. 2024, 39 (X), 1–11.

大创项目资金: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金资助,“基于AI技术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探索”,项目编号:PJ202313905036

作者简介:李昊纬(2004.04—),男,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学生,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