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
摘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本文结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验一课列出部分比如安全教育先行、探究式学习、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与理论结合、持续改进教学方法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并说明实验教学注意事项。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试验教学
引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涵盖了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信息素养等多个方面。这种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观察到化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成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话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教育政策、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1]。(1)安全教育不达标:安全教育在实验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学生在进行实验前都会接受安全教育,了解基本的安全操作规程[2]。(2)学习探究不够深入: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化学实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实验操作中,通过实践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课业压力大、对实验安全的担忧等,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实验缺乏热情,参与度不高。(3)实验结果分析不达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没有详细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或者记录的数据存在误差,导致数据分析不准确。(4)实验与理论不完全结合:许多初中学校拥有专业的化学教师队伍,他们具备扎实的化学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教学经验。但是,部分学校可能面临教师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这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5)教学方法止步现状: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改革要求,许多学校开始尝试实验教学的改革,如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开展课题研究等。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如教材更新滞后、教师培训不足等挑战。为了更好地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评价等方面提前做好整合策略的准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安全、有效的环境中学习化学,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本次研究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例子,从各方面进行教学策略方向分析。
(一)安全教育先行
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了解实验室规则和个人防护措施。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正确使用试剂、避免接触危险物质等。本次实验前及过程中,确保学生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安全须知。使用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化学试剂。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实验,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妥善存放化学试剂。
(二)探究式学习
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如视频、动画,展示化学实验的神奇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化学反应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来解答问题。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实验过程中与学生探讨发生的实验现象,为学生解释酸碱反应的原理,探明酸碱反应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三)实验结果分析
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使用图表等方式展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要求学生编写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方法、步骤、结果和结论)。通过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次教学使学生理解酸和碱的定义及其区别。通过实验观察酸碱反应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气泡产生等。
(四)实验与理论结合
将实验内容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验验证化学理论,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知识体系。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教师应详细讲解实验步骤,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分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确保他们掌握每个环节的技巧。这个实验旨在通过简单的酸碱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现象,并引导他们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五)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依据学生给予的反映和成绩,不断更近教学方法,以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关注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促进后续学习的改进。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正确记录实验现象。评估学生对酸碱反应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思考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能力。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安全,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1)安全教育:在实验课开始前,务必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安全教育,确保他们了解实验室的规则和潜在风险。强调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如穿戴实验服、戴上护目镜和手套。(2)实验前准备:教师应检查实验设备和器材是否完好,确保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准备充分的实验材料,并核对材料清单,确保没有遗漏。(3)实验操作指导: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教师应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并进行示范。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化学品,避免误操作导致的危险。(4)密切关注实验过程: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及时纠正错误不当行为。对于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高温的实验,应特别注意通风和温度控制。(5)废弃物处理:指导学生正确分类和处理实验废弃物,避免污染环境。提供足够的废弃容器,并标注清楚其用途。(6)紧急应对措施:制定紧急应对预案,如火灾、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确保学生知道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求助和撤离。(7)实验后清理: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清理实验台,归还器材,确保实验室的整洁。对使用过的化学试剂进行妥善处理,避免残留物对环境造成污染。(8)实验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建设性的反馈。分析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错误并提供改进的建议。(9)持续学习与改进: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10)家长沟通与合作:与家长保持沟通,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实验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进展。鼓励家长在家中支持孩子的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家庭实验室环境。
四、结论: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安全必要的家庭实验室环境是必要的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既安全又有效,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预期,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段兰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4,(18):90-92.
[2]何小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4,(21):124-129.
项目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