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OMO教学模式的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摘要:在当今数字化时代,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为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旨在通过解读OMO教学模式的内涵,结合OMO教学模式的优势,探讨如何基于OMO教学模式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具有高度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OMO教学模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OMO教学模式的内涵
OMO模式由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在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中所提出,指线上与线下的融合。OMO模式是O2O(Online-To-Offline)模式的发展,O2O模式是指从线上到线下,OMO模式强调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弥补了O2O模式从线上到线下或线下到线上的单向模式的缺陷。OMO教学模式是指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运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平台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改革受教育者的学习方法。OMO教学模式更强调以大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二、OMO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整合教学资源
OMO教学模式可以将线上丰富的数字资源与线下的实践教学、人际互动相结合,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资源,无论是优质的在线课程、专家讲座,还是线下的主题研讨、社会实践,都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学习资源。
单一的线下教学无法覆盖全面的知识体系,无法满足大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单一的线上教学无法实现价值与情感交流,缺乏互动体验,不利于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学生们获取教学资料的途径愈发多元化,为线上教学资源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基础条件,弥补了如《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线下课本教学资源的时效性,有利于最新理论成果的传播,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最新最热的时政热点案例。
(二)打破时空限制
OMO教学模式聚焦于课上课后、校内校外等教学空间的无缝衔接,以及线上平台、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数字空间的无缝联通,大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均可获得思政教学工具和资源支持。OMO模式使得教育资源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利用,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线上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做统一教学安排,如开展“田野”教学,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打破“教与学”的时空限制,还能打破“教与考”的时空限制,通过线上测试了解大学生对于基础性知识与运用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卷面分数上,通过“线上设计”“线上开发”等方式激发大学生们的创新创造能力,以适应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增强互动交流
通过线上平台,大学生可以增强与同学和思政教师的实时互动,第一时间分享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想法。线下的面对面交流则能进一步加深彼此的理解和信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
(四)开展个性学习
OMO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线上的智能推荐系统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学习记录和偏好,推送适合的学习内容;线下的教师则可以针对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满足不同大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基于OMO教学模式的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策略
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则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主体性旨在强调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表现为大学生对思政课内容形成正确的情感认同并转换为实践行动,只有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基于OMO教学模式的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体系
1.开发优质的线上课程
思政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录制系列短视频、打造思政微课、生成教学案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大学生,将“面对面”与“键对键”的方式结合起来,同时,设置在线讨论区、课后答疑区、作业提交与批改等功能,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塑造大学生愿听、乐听、善听的思政金课。
2.开展多样的线下实践
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志愿服务、主题调研、圆桌会议、方案策划、理论宣讲等活动,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衔接
将线上学习的成果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并通过课堂汇报、案例分析、作品评估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对实践过程与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新的理论认知,促进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打造互动式教育平台
1.建立线上互动社区
利用社交媒体、学习平台等工具,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属社区,鼓励大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体会,自由发表观点,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2.开展线下主题活动
举办主题文化活动,如红色文化宣讲、传统优秀文化知识竞赛、中西文化主题辩论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达自我、塑造自我的舞台,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自信、课程自信、文化自信。
3.加强线上线下互动的引导与管理
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同时要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管理,确保互动平台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实施个性化教育服务
1.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收集大学生的个人数据、家庭数据、学习数据等,包括个人爱好、生源地、家庭情况、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地域特色、学习特点和需求等,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2.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
根据大学生的学习档案,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学习建议,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3.开展一对一辅导
不同专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学情基础,集中统一的教学不能满足所有层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对于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特殊问题或困难的大学生,教师要进行线下一对一的辅导,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四)强化效果评估与反馈
在大学生成绩考核体系中,可采用线下理论考试与线上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结合,并适当提高形成性评估所占比重,形成性评估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线上互动、课堂表现、课后答疑、课后作业等。并采用大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让多主体参与评价大学生的学习情况。目的是全面考察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并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大学生能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增强获得感,从而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OMO模式为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力的支持。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体系、打造互动式教育平台、实施个性化教育服务、强化效果评估与反馈等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基于OMO教学模式的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开复:OMO将引发中国经济新风暴.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专栏[EB/OL].(2017-11-23)[2020-12-03]https://www.sohu.com/a/206187052_198516.
[2]闫若婻,孙杰远,张文超.技术赋能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OMO教学模式新样态研究[J].教育科学,2021,37(3):61-67.
[3]祝智庭,胡姣技术赋能后疫情教育创变: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样态[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01):13-23.
[4]卢云.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D].云南财经大学,2019.
课题: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23年校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基于OMO模式的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TFCSZ202308)
作者简介:赵丹(1992),女,汉族,四川成都市人,讲师,法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