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字化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路径探索

孙静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4年18期
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2.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62

摘要:随着数字化的广泛应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具有重要价值,能够牢固高职院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素养、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不断改革。因此,可以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充分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建设数字化平台等方式,拓展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数字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路径

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建设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要注重将数字技术融合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数字化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实践路径。

一、数字化含义

数字化作为21世纪的主要发展技术之一,是运用计算机将传统的文本、数表等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从而生成的数字化资源。目前,数字化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以广泛应用,而教育领域也在探索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作为数字化时代的现实需要,教育数字化对建设教育强国、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字化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价值

(一)牢固高职院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储备不足,对新思想的学习、理解及运用往往缺乏主动性和深入性。因此,高职院校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通过正向引导与鼓励,让学生掌握真理的力量,从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并付诸行动。

(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素养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将数字化融入技能培育中,更要重视数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的先进理论,能够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因此,适时将数字化技术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度融合,更好地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三)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不断改革

建设数字化教育,以数字化推动教学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建设的新方向。“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必须牢牢把握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但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是数字化应用最薄弱的部分。因此,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以数字化形式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从而打造高质量的思政课堂,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走向深入。

三、数字化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路径

(一)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

“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对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工作。通过定期召开专题座谈会、交流分享会等形式,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数字化意识。鼓励数字素养较高的教师主动分享经验,并积极参与各类数字化教学会议,学习前沿技术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另外,高职院校要健全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思政课教师主动探索数字化红色资源基地的建设与开发,从而不断丰富高职院校思政课数字化教学资源。

(二)充分运用虚拟仿真技术

目前,虚拟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课程中,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的建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思政课也可以积极引入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创建各有特色的仿真环境进行学习,利用VR、AR等数字技术生动呈现出新时代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们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感受理论的真理力量,并将新思想的要求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三)建设数字化平台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进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也随之改变,打破了时间、空间对学习的限制,高职院校要积极尝试建设数字化平台,整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案例、图片、视频等一系列教学资源,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资源库,并不断进行丰富与完善,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实践资源。通过数字化平台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长期而全面的分析,收集学生的相关建议和想法,从而促进教学评估机制的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是检验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功能的重要判断依据,而在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积极掌握并运用数字化技术的强大优势,不断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实践路径,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建设教育强国赋能增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6.

[2]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J].求是,2023(10):4-8.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9.

[4]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

基金项目: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陕西教师发展研究计划青年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JSQ013)。

作者简介:孙静(1996-),女,陕西西安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