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中职《新媒体运营》课程为例
摘要: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和社会交互的重要平台,本研究提出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以缩短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产教融合;新媒体运营课程;开发;实践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本研究旨在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开发与实践中职层面的《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以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
1中职《新媒体运营》课程的发展现状
1.1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
课程在应对快速变化的新媒体行业时,存在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的问题。由于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平台玩法和营销模式迭代速度快,而课程内容和教材的更新往往滞后于业界最新标准,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同时,课程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学生缺少对真实工作场景的理解和实操经验,难以满足企业的即时岗位需求[1]。
1.2实训条件与基础设施不足
一方面,新媒体运营所需的一些专业软件和硬件设备成本较高,学校难以全面配备;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设施和工具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学校的更新速度跟不上行业的变化。
2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内容的开发
教学要紧跟新媒体领域的最新发展,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并且联合企业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更新教学材料,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使学习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目标。
2.1专业理论知识模块
该模块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新媒体运营的整体理论框架,包括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平台特点、用户行为、内容策略和营销模式等。理论知识模块要紧密结合当前新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如短视频的流行、直播电商的兴起、以及社交媒体营销的转变等。教学内容不仅要覆盖传统的新媒体理论基础,还要及时更新,反映最新的技术和市场动态。例如,对于社交平台的分析,应增加对新兴平台如抖音、快手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的讲解。
2.2专业技能训练模块
技能训练模块应围绕新媒体运营的关键技能展开,旨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内容创作、编辑排版、视觉设计、视频制作、直播策划与开展、数据分析等。比如,直播策划与开展需要教授主题与内容规划、资源整合与预算制定、营销推广、活动执行、实时互动等。
2.3项目实战模块
项目实战模块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关键环节。该模块借助产教融合真实的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实战模块中,学生可以分组承担不同角色,如运营经理、内容编辑、营销策划等,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新媒体运营项目。项目主题主要是地方特色产品推广,要求学生从市场调研、目标用户分析开始,到内容策划、运营执行,再到效果评估和反馈调整,全流程参与。课程应强发挥团队成员特长协同合作,鼓励学生与不同特长的同学组队,整合各自的专长和资源,有负责视觉元素的,有负责市场分析的,有负责技术支持的。团队合作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项目的质量和创新性。项目结束后,通过成果展示、评审答辩等形式,对学生的项目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产教融合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职业素养。
3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新媒体运营》项目课程实践研究
3.1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对于新媒体运营课程来说,双师型教师一方面要深入理解新媒体的运作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实际运营新媒体账号的能力 [2]。为了实现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学校应当与企业联合培养和选拔合适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引入行业内有经验的从业者作为兼职教授或讲座教师,同时鼓励在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提升其实践技能。学校设立行业实践奖项、开展教学成果展示等活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实践技能。
3.2实训基地的建设
通过构建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新媒体运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校内实训基地应模拟新媒体运营的实际工作环境,设置多功能的区域,如策划区、编辑区、拍摄区等,配备专业的摄影摄像设备、计算机软硬件、新媒体编辑与分析工具,以供学生进行内容创作、视频制作、数据分析等实践活动。基地还应提供足够的培训资源,包括行业软件教程、在线课程、操作手册等,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并巩固技能。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紧密合作,学校可以与新媒体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去[3],让学生不仅可以从事真实的新媒体运营工作,还能学习到项目管理、团队协作等职场关键技能。为了保证实训基地的教学品质,学校需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评估和指导,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同步。
3.3产教紧密融合,促进高效教学实践
教学要紧跟新媒体领域的最新发展,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通过模块化教学、真实项目驱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比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引入最新的新媒体平台操作、数据分析和内容创作等技能,采用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实际的新媒体运营案例为基础,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策略规划到执行反馈的全过程,增强课程的实战氛围。在评价机制上,课程采取包括过程评价、团队协作评价、个人能力评价、最终成果展示评价、企业导师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在内的多维多元评价体系。过程评价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和进步程度;团队协作评价考察学生在团队项目中的配合与贡献;个人能力评价则侧重于学生个人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最终成果展示评价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和指导,同时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并且对学生学习根据企业标准要求进行评价。
4结语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产教深度融合教学,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使学生能够更直接地接触行业前沿知识和技能。未来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参与度,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评价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蔓葶.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新媒体运营”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J]. 教师, 2023, (22): 123-125.
[2] 李嘉仪. 校企合作新媒体运营方向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2, (01): 45-47.
[3] 张培莹. 产教融合背景下营销专业课程建设的路径研究——以《新媒体运营》为例 [J]. 山西青年, 2020, (14): 30-31.
作者简介:麦海森,1980年1月,男,广东省信宜市,汉,高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电子商务、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
课题项目。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发展中心2024年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以中职《新媒体运营》课程为例”(编号:GDZZJF2024C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