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字化转型中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

李一帆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2年64期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兰州 730030

摘要:本文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与发展策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其数字素养的提升对于适应数字时代的教学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至关重要。文章首先概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挑战,包括技术演进对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以及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随后,从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与发展、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技术工具与平台的利用、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策略框架与具体分析。最后,文章总结了教师数字素养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教师素养;教育技术;策略分析

一、引言

教育数字化转型正重塑教育模式,强调灵活个性化学习。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成关键,关乎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效果及学生未来竞争力。教师角色转向学习引导者、设计者与研究者,但面临技术更新快、培训体系不健全等挑战。本研究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助力教育现代化。通过文献梳理、实践观察与政策分析,本文阐明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必要性、紧迫性,并探索实现路径,为构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教育政策制定者与教师共同推动教育进步。

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挑战

(一)技术演进对教育的影响

技术演进对教育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它不仅重塑了教育环境,还推动了教育资源、教学活动和教育评价的革新。技术是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推动下的学校、教室变革,使教育中 的隐性技术逐步发展为显性技术,并以具体器物的形式进入教育空间、作用于教育内部要素[1]。随着新技术的引入,教育环境经历了显著的升级,从传统的黑板教室转变为配备多媒体设备、网络接入的智慧教室。这一变革要求教师掌握先进的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不断演进的数字化教学空间。

(二)教师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

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这一历史性变革的关键参与者、推动者和领导者。在角色转型方面,由于以“教”为本质特征的传 统教育理念受到以“育”为本质特征的数字教育 理念冲击,导致教师队伍的核心地位弱化,出现盲目使用数字技术的负面现象,角色转型出现滞后[2]。教师作为技术应用的先行者,需不断更新技术知识,掌握新兴教育工具,创造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并开发和整合数字教学资源。他们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教师使用技术工具进行科学评估,并作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责任感。

(三)教育数字化转型主要面临的挑战

教育数字化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数字鸿沟加剧教育不平等,技术获取与素养差异显著。教育体系惯性阻碍创新,改革缓慢。教学管理与决策缺乏科学性,依赖经验。学分学位认证体系僵化,不适应个性化学习。需克服这些挑战,促进技术公平获取,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改革教育体系,强化数据驱动决策,灵活认证体系,以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创新教学能力也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然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不足成为限制因素,阻碍教学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3],一些教师缺乏必要的数字技能和教学创新意识,难以有效利用数字工具和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策略分析

(一)政策支持与方向

美国在提升教师数字化学习能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顶层设计措施,以构建面向未来的教师新生态,并引领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OET)联合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颁布的ISTE标准,为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在数字时代的学习、教学和领导能力提升提供了全面的路线图。这些标准不仅指引教师深化实践、促进合作,还鼓励教师反思传统教育方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方向。OET和ISTE还推出了《数字公平和转型的教育工作者准备计划》[4],该计划旨在:帮助未来教师在数字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②培养未来教师使用技术进行持续的专业学习的能力。③让未来教师准备好应用框架来加速变革性数字学习。④培训所有教师具备并不断发展与技术有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⑤与学校领导合作,确定共享的数字教学能力[5]。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

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需强化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关注教师多样性。职前教育应必修数字技术课程,培养信息应用能力。职后培养需针对不同层次教师制定差异化方案,分层设定目标,实施个性化培训计划。微证书、微学位等灵活认证方式适应数字时代需求,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灵活学习路径。《2021年地平线报告》强调微认证重要性,促进数字技术应用于教育认证。这些策略构建开放灵活教育体系,满足数字化转型中多样化需求,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发展,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促进教育公平与创新。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

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基石,涵盖数字教材、在线资源、智慧教室与虚拟实验室。数字教材与开放教育资源(OER)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教材提升互动性;智慧教室集成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提供便捷个性化教学体验;虚拟实验室通过VR/AR技术模拟真实实验,增强实践教学效果。这些措施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创造了现代化、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促进了知识共享、教学创新和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

四、总结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关键趋势,对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挑战以及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教师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技术工具与平台的利用以及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的创新。文章强调,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不仅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系统适应数字化时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构建一个支持教师数字化发展的生态系统,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教育公平与创新。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将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提供坚实的基础,推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教师数字素养的深化与发展,以及其在不同教育环境下的应用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郝建江, 郭炯. 技术演进驱动教师素养发展的过程、路径及内容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 2022, 32(7): 22-30.

[2]相巨虎, 陈鹏. 迈向高质量: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的洞见症结与破解之道[J]. 中国电化教育, 2023(9): 59-68+75.

[3]李铭, 韩锡斌, 李梦, 等. 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愿景、挑战与对策[J/OL]. 中国电化教育, 2022, 2022(7)[2024-01-20].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22&filename=ZDJY202207004&v=.

[4]Educator Preparation Programs for Digital Equity and Transformation -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EB/OL]. [2024-07-07]. https://tech.ed.gov/epp/.

[5]于晓雅, 张香玲, 李妮. 美国提升教师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政策、实践与启示[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18): 87-90.

作者简介:李一帆(1994-),男,汉,甘肃永靖人,在读硕士,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