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视角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路径研究

鲍国辉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2年64期
中国烟草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公司 01001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随着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的不断高质量发展,对企业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构建高质量、具有科学性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利于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增强风控管理、加强财务收支审查。本文在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视角下,分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浅谈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方式及方法,最后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风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收支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是各重要行业的“领头羊”,也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骨干力量,尤其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肃财经纪律,把各方面资金管好用好,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严格执行党中央关于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各单位管理层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推进管理促进发展,夯实企业基础管理,强化成本费用管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精益管理,切实加强规范管理,着力构建全面预算管理,降低费用成本、提高精益化管理。

(二)研究意义

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视角下,探索建立全面预算管控责任中心管理新模式,能克服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弊端。通过对预算管理的制度、流程、岗位进行系统梳理,将整体预算有针对性地划分各类责任中心,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壁垒,确保预算申报、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监督全过程权责清晰、约束有力,从而实现“控制关口”前移,形成预算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控的运行模式,全面提升预算管控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终达到管理质量与运行效率双提升的价值目标。

二、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视角下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填报流程繁琐

现价段,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预算管控流程复杂繁琐,效率较低,尤其在年度预算草案以及中期预算调整编制时,一般流程为:各部门按照费用预算表梳理本年度预算,填制后分别报送至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统计、汇总后形成整体预算,并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分析后,由财务部门填制方案上报总管理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各部门预算申报项目细碎、涉及面广、数据搜集整理较为复杂、预算调整灵活性差,当上会讨论分析对某一费用的预算方案不予通过时,则需要重新统计、调整涉及该费用的各部门预算,需重新填写预算表并重复上述流程,导致预算工作量较大。

(二)预算执行不易监管

在预算执行监督阶段,由于申报项目细碎、涉及的需求部门较多,导致预算执行不易监管,执行统计难度较大。更为重要的是,现阶段预算管理流程缺乏明确的监督部门,直接导致预算监督不及时、不到位,预算填报和预算执行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

基于以上现状,基于成本费精益化管理视角下,在运行模式、企业规模、机构设置上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分公司可整合建立全面预算管控责任中心。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从商业企业价值链着手,分析成本费用的理论框架,基于价值链将企业活动进行分解,同时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动因分析,将各环节涉及的费用依据形成动因进行分类。对各类动因形成的重点关注的费用情况进行细化调研,从合理性、必要性、合规性等维度进行解析,并就为什么支出、怎么支出、支出标准等问题进行全区对比分析,识别风险。最终将某一类的费用管控应用至对应环节,从而服务于整个价值链,提升行业整体成本费用管控效果。

本文主要从基于商业企业经营业务流程动因、基于资产动因、基于人行为动因,将费用支出进行责任中心进行分类。

(一)费用性质划分

从年度预算编制为入口,以全面预算管理管控责任中心成员单位费用支出为基准,选取费用支出项目,按照费用性质进行划分,归入对应的责任中心,选取分类的总体标准是:支出金额大、列支内容复杂、涉及公司整体支出、归口属性明显,具体分类选定费用如表1所示。

(二)责任中心划分

根据目标预算管控需求,将整体划分为责任中心,例如成本费用中心、税费计缴中心、往来管理中心等,由于成本费用中心涉及分类较杂、范围较广,按照成本费用支出支撑主营业务发展的工作思路,根据费用的性质与特征继续进行划分,也可分为二级责任中心,例如物流费用责任中心、人力费用责任中心、办公费用责任中心、资产费用责任中心,并对资本性支出预算也归入资产费用中心进行管理,同时,为了有效地与项目采购工作有机结合,特设项目管理中心,对涉及采购项目的支出进行协同监管。

各责任中心分别管控的内容如表1所示。

(三)责任中心的定义与职责

1.定义解释

预算责任中心是一种在企业或组织中实施的预算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明确划分不同的责任单位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增强管理的透明度。预算责任中心的核心在于将预算管理的责任和权力下放到各个具体的业务单元或部门,使得这些单位能够根据其特定的业务目标和运营条件制定和执行预算。

2.职责范围

事前:围绕归属于责任中心的支出,分析与预测支出的未来变动情况,了解该类支出是否符合行业战略支出导向;掌握年度会议决议、文件要求以及正在履行或即将履行的合同等经济业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收集、编制或审核归属本责任中心支出的年度预算,并在上会时进行补充解释说明。

事中:全面监控责任中心管控的支出预算执行进度,严格执行经批准的特定类型预算支出,对具体项目的支出程序、审批、验收等环节进行全面管控,以及对具体支出项目是否符合“规则同行”相关工作要求进行综合把关,确保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规性与透明度。针对该项支出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形成长效机制。

事后:定期向财务部门报告特定类型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及问题发现与解决清单,提供反馈意见与改进建议。负责与其他预算责任中心的协调与沟通,分享预算信息与资源,促进整体目标实现。接受预算管理目标的考核。

(四)运作机制

事前:各责任中心需对所负责的费用进行充分的调查、测算,预测本年度的预算数据,并对项目类支出需报送项目管理责任中心进行审议,项目可行后方可纳入本年度预算;并填制预算表,报送给预算管理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对各责任中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后形成公司整体预算方案;并报送预算管理委员会,各责任中心需对所负责费用支出内容进行阐述,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如需调整要重新走审议流程;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预算管理填制公司整体预算草案,报送总管理部门审议,经同意并批复后,方可执行。

事中:对于批复的预算进入执行阶段,各责任中心需及时跟踪执行进度,并对具体费用的支出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支出合法、真实、合理、合规。其中涉及项目类支出,项目管理责任中心要全过程进行协同监督管理,同样保障项目支出的合法、真实、合理、合规。责任中心不仅仅负责填报预算数据,更要参与执行的监管。

事后:责任中心需对预算执行及评价结果及时向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反馈,实现动态跟踪、预警、调整良性运行机制。

责任中心作为预算目标责任的领受者,必须具有一定权限,并承担相应责任;责任中心还应该是高效运行的预算执行组织,这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根本保障。因此,责任中心必须是责、权的统一,责任中心除了必须明确其责任范围和责任程度之外,还必须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利,两者要对应、一致,因此各责任中心不仅负责编制预算,在该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监管,使之成为预算执行主体,可以增强预算的可控程度,有助于对费用支出的有效把控,也有助于责任中心顺利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同时,责任中心的建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根据管理的具体需要,可以形成不同规模、形式的责任中心,使预算管控工作更加简洁,财务管理部门只需对接具体的责任中心,职责更加明确、清晰。

责任中心作为预算目标责任的领受者,必须具有一定权限,并承担相应责任;责任中心还应该是高效运行的预算执行组织,这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根本保障。因此,责任中心必须是责、权的统一,责任中心除了必须明确其责任范围和责任程度之外,还必须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利,两者要对应、一致,因此各责任中心不仅负责编制预算,在该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监管,使之成为预算执行主体,可以增强预算的可控程度,有助于对费用支出的有效把控,也有助于责任中心顺利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同时,责任中心的建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根据管理的具体需要,可以形成不同规模、形式的责任中心,使预算管控工作更加简洁,财务管理部门只需对接具体的责任中心,职责更加明确、清晰。

(五)评价预警机制

科学设定责任中心评价预警指标,根据各责任中心的管理目标,制定对应的评价预警办法,科学合理地设置预算管理的责任中心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并根据年度目标进行动态更调整,最终实现责任中心运行机制有效落地。考评指标具体设定如下:

四、结语

目前经济不断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各企业应当“习惯过紧日子”的纪律要求,守好财务管理防线。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本费用精益化管理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个工作流程融合在一起,以战略为导向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增强风控管理、加强财务收支审查,合理合法合规支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微.价值链视角下的企业成本管理探讨[J].商业2.0,2024,(16):4-6.

[2]张素蓉,李健.全面预算管理的逻辑起点与驱动因素分析[J].会计之友,2020,(01):36-40.

[3]袁月,孙光国.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9,(04):70-76.

[4]何瑛.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框架和主要功能[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02):55-5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