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中思政课议题式大单元教学的融合策略探究
摘要: 随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推出,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迈入新阶段。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教师采用创新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议题式大单元教学作为引领新潮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字: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大单元教学
随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课标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1]议题式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思政课议题式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议题式教学是在长期实践中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其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的特征与新课标的要求相符合,由此在新课标发布后被广泛应用。而大单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整体化的学习中,以更加更见全面客观的角度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建构。[2]将议题式教学与大单元教学进行结合,可以显著提升高中思政课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主动的自我探索的中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并通过全面的视角将知识进行串联,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思维框架,二者相辅相成,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建构能力。
二、高中思政课议题式大单元教学的特征
(一)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多维度知识整合
议题式大单元教学通过构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大单元,将相关的知识点有机融合在一起,再通过单元背景设计现实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转为主动的知识探寻和问题解决角色。教师在策划大单元背景一般来自于社会热点、道德困境或政治事件,围绕一个核心主题,联结单元教学内容和其他学科知识,再设计每节课的子议题,使学生在一个连续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这些议题背景的熟悉和兴趣天然地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议题的设置通常没有明确的、单一的答案,需要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这种开放性和多样性正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这种复杂性和多层次的探究,学生不仅能够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还能学会在多重视角下看待问题,从整体上提升认知水平。
(二)以体验为桥梁,进行系统化学习进程
高中思政课单元框架的结构是通过一框一目的教学内容逐渐深化单元标题核心内容,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大单元教学背景设计议题。实践活动是议题式教学的核心环节,而体验感是学生参与议题的关键要素。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有层次、有步骤、独立且联系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完成每一个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学习的兴趣感受,逐渐深化对大单元主体的理解,逐渐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有助于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教学课堂,还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和系统性理解所学知识,而不是浅尝辄止。这种系统化议题的进程,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连贯性和深度,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议题式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融合策略
(一)确定大单元主题,设置彰显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
在高中思政课中实施议题式大单元教学,需要明确大单元的核心主题,并设置能够彰显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这一过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来实现教学目标。首先,确立大单元的核心主题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础。新课标。因此,在设计大单元时,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该单元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新教材高中思政课的教材每单元已经式按照主题编排好了教学内容,为议题式大单元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支点。其次,设置能够彰显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是关键步骤。议题的选择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可以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主题,设计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子议题,如“改革开放的成就与挑战”、“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等[3]。这样的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设计多元化活动,进行议题探究
多元化的课堂活动是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因素,也是进行议题式大单元教学的关键。高中思政课议题式大单元教学要重视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对议题探究的支撑作用,对学生思维开发的引导作用。教师需要在进行议题式大单元教学之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相关的政治大单元知识点,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分析探究,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对知识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设计多元化活动时,教师应注重活动的多样性和互动性。例如,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交流讨论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在互动的过程中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在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全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有效开展议题讨论活动。例如,在每个大单元教学的开头,通过引入一个相关社会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每个教学单元的案例分析中,选择与大单元内容相关的社会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学科知识,还能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补充教学知识,讨论热点议题
高中思政课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应适当补充教学资源,拓展大单元知识,拉近学生和课堂的距离。[4]教师可以关注时事政治,将思想政治教学与时事政治教学相关联。例如,在“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这一综合探究模块中,教师可以以“征税和纳税”为议题切入点,引导学生探讨相关政策,并提出问题,如增加税率是否会加重个人和企业负担?税率变化是否会影响生活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构成挑战?通过这一讨论,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国家税收政策、国家状况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四、结语
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和大单元教学的融合,能够有效提高高中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结语: 通过对高中思政课议题式大单元教学的内涵、特征和融合策略的探讨,能深刻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价值。议题式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在于问题导向、多维度知识整合、实践体验和系统化学习进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除了以上的对策外,还可以关注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个性化地设计议题和活动等方式,需要今后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以求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凤君.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思政课中心议题设置策略——以“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为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21,(Z2):35-39.
[2] 张永香.高中思政课议题式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以《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为例[J].高考,2023,(04):124-127.
[3] 沈雪春.大单元视域中的议题式教学设计探析——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01):45-47.
[4] 林德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融合策略[J].名师在线,2022,(09):35-37.
作者简介:向征珣;(1999.1-);男;土家族;湖南湘西人;硕士在读;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