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字经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王丽娟
  
西部文化媒体号
2024年22期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0207

摘要:随着全球网络发展和技术进步,数字经济对我国农业现代化产生了日益递增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在农业投入、产出、生态等方面的应用,阐明其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指出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为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数字经济;农业现代化;生产效率

一、引言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在中国,数字经济正不断蓬勃发展,对各行各业的渗透与驱动作用也日益显著。尤其是农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且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能,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竞争力成为重要任务。

二、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关系

(一)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加拿大规划大师唐·塔普斯科特于1995年出版了一本关于互联网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著作——《数字经济》,认为信息技术通过数字革命,使数字经济成为基于人类智力互联网的新经济形式。自此到2008年金融危机,各国争先制定数字经济战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近几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全面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

(二)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和现代化改造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农业技术创新、农业产业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供应的稳定和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三)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关系

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数字经济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技术手段和发展动力,。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管理和管理中,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供应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数字经济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将为其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与市场空间。

三、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数字技术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能够达到精确施肥,灌溉,病虫害控制等目的,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与品质。

(二)提升农产品质量

数字技术可以从生产、流动、管理等整个环节提升农产品质量。农产品生产环节可以利用无人机、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土壤状况、天气情况以及农作物生长状况,根据监测数据实现精准施肥、灌溉、施药,提高农产品质量。流通环节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处于最佳储存环境,减少农产品运输损耗,保证农产品的新鲜与品质。管理环节可以根据市场数据需求,了解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与偏好,让生产者可以及时调整生产策略,生产符合大众需求的高品质农产品。

(三)促进农业生态化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数字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农业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与使用,降低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比如,精确灌溉能节水,精确施肥能有效地减少化肥用量,减少土地污染。

(四)增加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数字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让农户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售价。且利用网络技术,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农产品小时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拓宽其销售渠道,提高了销售收入。农民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农产品品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增强消费者信任,促进农产品销售。

四、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数字化基础建设水平差异大。偏远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和5G信号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高速通讯网络(如光纤)还没有完全覆盖。因此很难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高速稳定网络的要求。

(二)道路交通不便

部分乡村公路建设落后,道路狭窄崎岖,影响了大型农机在田间作业,制约了农产品的运输。这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给农产品的产销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例如,有些地区的农产品,因为公路不通,不能及时运输,造成了农产品的滞销。

(三)农业数字化人才匮乏

农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是既懂数字技术又懂农业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专业技能培训不足,且大量农村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管理和管理中,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户收入。但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交通不便、人才匮乏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对策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作用,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增强网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地区网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使网络覆盖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更稳定。加强以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技术基础。

第二,加快道路建设

良好的道路建设可以使农业生产资料快速运到农村。且公路建设后,交通工具可将农资直接运送到农户家中或农户家中,从而减少中间的中转和运输费用。在保障农资供给的同时,又能满足季节性农业需要。加快道路建设还可以缩短农产品运输时间,保障农产品新鲜度。因此,政府应加大农村道路建设投资力度,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第三,培养农业数字化人才

通过在农业高校、职业院校开设数字农业相关专业,增加农业数字化相关课程,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专业人才。同时,鼓励农户参与数字化技术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数字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 司伟.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5):11-19.

[2] 梁琳.数字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纵横,2022,(09):113-120.

[3] 傅华楠,李晓春.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机制与效应[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03):18-31.

[4] 高歌,何启志.数字乡村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率的空间效应及影响机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3,22(03):272-282.

[5] 张欣雨.数字化赋能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探析——以荷兰发展经验为借鉴[J].智慧农业导刊,2024,4(15):19-22.

作者简介:王丽娟(1998.6-);女;土家族;重庆酉阳人;硕士在读;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